2017/03/08
学龄前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之前的博客提到过,我对Eddie的日常要求之一,就是吃饭之前要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收好。虽然现在执行起来也不是100%严格,但是要紧的是要让孩子有「归位」的意识。有一天我婆婆跟我说,我老公到现在东西还是丢三落四的,也许是从小就没有训练他收拾东西的缘故,Eddie以后肯定会比他爸爸做得好。
听到婆婆肯定我的教育理念还是很开心的。近期Eddie跟我很亲密,也证明了只要方法正确,做规矩和良好的亲子关系并非鱼和熊掌。这件事情也让我再次反思了一下,学龄前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会这么说,是因为国内的家长圈实在是太焦虑了。从选择托儿所幼儿园开始就要比拼,幼升小的竞争就无比激烈,小升初更是硝烟弥漫。家长早早地给一两岁孩子玩iPad里的学习游戏,或者逼迫孩子背诵唐诗宋词国学经典,孩子们从两三岁就开始在外面补课,学习各种超前知识,训练应试技巧,培训班的火热甚至达到了需要通宵排队报名的程度,真是让人匪夷所思。这种违背大多数幼儿发展规律的事情却成了所谓社会精英们的主流共识,真可谓素质教育改革的悲哀。
现在很多人呢,基本的做人都没有教会孩子,就开始教他们做学问。就像我们当年,小学生学共产主义理论,成年人反倒要学七不规范,岂不是主次颠倒。那正常的学龄前儿童应该学点什么呢?我暂时想到的有:
- 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能力
- 基本的礼貌和社交礼仪
- 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
- 情绪发泄和疏导的能力
- 安全教育和性教育
- 语言表达能力
- 迅速找到兴趣点并专注探索的能力
-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运动习惯,最好能开始一门运动的训练
- 阅读习惯
- 自控力
- 独立思考能力
- 自信心
- 意志力
- ……
随便想想就有这么多,基本都是「soft skill」,几乎一切都可以在游戏中培养。学学这些就已经很忙了吧。我相信,能够掌握这些的孩子,即使学龄前在知识储备上落后于同龄人,日后追赶起来也是很快,有长远的发展后劲。
以上内容是将近一年前写的草稿,现在Eddie已经能够在开饭前完全自主地收拾起自己的玩具了。因为觉得不够完整迟迟没有发布出来。最近看到陈禾老师的微博收费问答里提到了相似的问题,觉得还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呢(高攀陈老师了其实都是跟他学的哈哈):
「孩子入学以后会不会有学习困难,并不决定在他学过多少东西,而在他有多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了与日俱增的认知力、自主动手探索兴趣、克服困难的勇气与能力、稳定的心态、自信心等等。把一切知识教给孩子并不是成长教育,因为这种被动的学习,脱离了孩子的早期经验,学了、记住了,仍会很快忘记,唯有具备以早期经验为基础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帮助孩子克服一切困难,把还没学习的新功课学好,赶上进度。
所以你现在应该努力的不是给孩子恶补,而是通过有趣的学习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奋发图强的意志,从精神面貌上来改变孩子,让他敢于迎接挑战,有信心去面对、解决眼前的困难。这样做,才能真正地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