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5
只要45分钟,轻松搞定早晨大作战
最近正好看到好几个人抱怨送孩子上学的早上像打仗,就算很早起来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赶着出门,不禁又稍稍得意起自己一个人每天早上从起床开始45分钟左右就可以完成自己和孩子的刷牙洗漱穿衣吃早饭加现做午餐便当的全部工作。要说窍门,大概还是有一点抛砖引玉的。
- 提前计划
因为现在很少外食,我每周五晚上都会列出接下来整整一周的菜单。列菜单本身其实是个脑力活,要考虑到很多因素:每天要保证摄入至少15种不同颜色的食材,食物和菜式都要多样化,容易腐烂的菜需要首先用掉,每顿要尽量用上不同厨具以便同时进行烹调,一个人带娃的日子要尽量减少厨房时间,队友在家帮忙则可以安排复杂些的花样,就连周末去的是中国超市还是洋人超市都要考虑到……同时也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兼顾万一有剩菜或者幼儿园生日会提供午饭之类的临时变化。单单是孩子的午餐便当,就要考虑怎样营养搭配合理,符合孩子口味,冷了也不能难吃(幼儿园不给热饭),既要方便孩子自己吃,吃起来又不能太messy,当然还要早上做起来简便快速。每周为了这个菜单就要杀死我好多脑细胞,但是一旦列好菜单,后面无论是采购还是准备切配、解冻都只要按图索骥,简单高效多了。
说回正题,想要早上节约时间,提前准备必不可少,我前一晚的准备工作是会细化到用哪个锅放在哪个灶头上都计划好的,到时候直接开灶头点火便是,一秒也不浪费。孩子午餐便当的切配当然也必须提前准备。如果午餐较复杂,我还会提前准备简单一点的早餐,比如提前煮好鸡蛋洗好水果,早上倒上牛奶搭配谷物麦片或者面包直接就可以开吃,他吃着早餐我就可以开始做午餐了。
- 多任务功能
统筹安排时间,多任务同时进行是提高效率的最大法宝。最简单的午餐是带馄饨饺子,在给娃洗漱的同时烧水,等娃洗完水已经开了,边下馄饨边把自己的早饭给吃了,最是快速——不过这种偷懒的法子我一般是留到无菜可带的时候才用。如果带意面,那一个锅煮面一个锅加热提前冷冻的番茄肉酱,同时进行。又或者荤素主食一起上电蒸锅或者进烤箱,也不用再管它,不到半小时就自己全搞定了。
如果做午餐带炒饭炒面会用到平底锅,那我一般早餐会煎个荷包蛋,利用给娃洗漱的空档争分夺秒:带娃去洗漱前先热锅倒油,换好尿布锅差不多已经热了,去厨房把鸡蛋打进锅里,再回去给他刷牙洗脸擦香香,然后我去厨房把煎蛋翻面,Eddie自己去穿裤子袜子,等他穿完洗完手蛋也煎好了,热腾腾的直接开吃吧。然后锅也不用洗不用重新热了,煎蛋剩下的底油直接用来做个炒饭,原料自然是前一天晚上就准备好的,依次倒进去炒均匀,加点盐就完工啦。
当然这样的分秒必争也是建立在对于工作极端熟悉整个流程了然于胸的前提下的,新手还是需要先把每一个任务都吃透了,才能有效利用冗余时间安排多任务并进。比如煮鸡蛋这个事情,我以前的做法是起床先在电蒸锅上定时煮蛋(13分钟左右),期间正好可以帮娃洗漱,但实践下来煮完蛋还需要十多分钟浸冰水彻底冷却的时间才能避免剥蛋的时候粘壳,这样加起来需要近半个小时,娃洗漱完来不及吃上,多任务无法完美对接,所以最终还是改成提前一晚就煮好蛋了。
- 团队合作
队友在家的日子里就更轻松了,这时候就凸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队友负责给娃洗漱,我可以腾出手来准备更丰盛的早餐,一般会多打个蔬果奶昔,主食也会换成热食。
其实孩子也是团队的一部分,培养他的自理能力就是给大人节约了时间。比如说,孩子吃饭的速度也是决定早晨时间的重要因素。这时候又一次体现出从小自己吃饭的好处,Eddie自己吃早饭的时候我可以准备午餐,而不用在喂他吃饭上多浪费时间。给孩子穿衣服也是很多人头疼的事情。我家的解决方法是不穿睡衣,晚上直接穿着T-shirt光腿睡觉,早上也就省了穿脱的麻烦了。等洗漱完再让他自己挑了喜欢的裤子袜子穿上,出门再穿鞋和外套,基本不费什么力气。
仔细想想这些经验和技巧,一方面来自从小我妈给我灌输的统筹学思想,另一方面也是多年工作经验的跨领域应用(几乎每个律师都有多线程并进的工作经验吧)。其实除了早上的时间以外,关于怎么样对付其他家务我也有不少心得。就像我的偶像木村拓哉在24小时打工的综艺节目里说的那样:「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窍门的。」在我看来,这个窍门,大概就是随时开动脑筋,想办法把手头的每一件事都做得更高效一点吧。即使是去扔垃圾,我也会想一想是不是可以顺路做点别的事情。就算是把聪明才智浪费在了这些机械化事务上有些不值得,起码也是锻炼了大脑,不是吗?
最近很高产,自我表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