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07

微信还是那个QQ

Executive Summary:
1. 微信的聊天功能很好很强大
2. 微信的服务功能潜力很大
3. 微信的媒体功能(包括自媒体)早死早超生

想到写这个是因为昨天下午很挫折地想把微信里收藏的几篇文章同步到Evernote(国际版,非印象笔记)里去。虽然我也有印象笔记账号,而且要把微信同步进印象笔记很方便,但Evernote是我的主打工具,而印象笔记和Evernote没法同步(如果有谁知道怎么可以麻烦告诉我一声,我Google了半天好像没人有这个需求)。我也不想把自己的用户名密码透露给私人开设的第三方公众号。其实在没有API的情况下,Evernote的邮件功能是很好用的,只要有“通过Email分享”之类的选项就可以直接发到Evernote账号里去,甚至因为可以定义笔记本和标签,可能比简陋的API更好用。结果惊讶地发现,微信竟然连这么基础普遍的分享功能都没有!长话短说,微信是一个非常自我封闭的软件,从外部分享到内部很难(比如网上看到篇好文章想发在朋友圈),从内部分享到外部也很难(只找到腾讯微博和印象笔记)。最后我的终极解决方案是采用人工方式,先复制文章地址,再通过微信网页版把链接传到Chrome上打开,再用Chrome上的Evernote Clipper抓取——怎么就那么切列呢?!

说白了,不愧是腾讯出品,微信到头来还是那个QQ,只不过是手机专用的QQ,而朋友圈就是一个手机上的QQ空间,不具备任何媒体属性。我原来觉得Facebook的文章不能被Google抓取已经很封闭了,而朋友圈甚至都不能在web上查看!公众号也是一样,我原本觉得微博不注册不让看已经够封闭的了,而公众号则完全是单向发布,连网友评论都看不到!这和人民日报社论有区别么?

看到有人说这相当于博客RSS订阅,可能会是培养中国读者高质量阅读习惯的新一轮爆发点。但我觉得,在这个时代,缺乏互动性的媒体是不太可能爆发的,而单一平台的媒体根本就是没有前途的,反正我从未在朋友圈里看到过真正的原创好文章。所以那些旨在发高质量文章或者发广告的公众号,趁热打铁玩一把就走倒是也无所谓,反正同时维护一个公众号的成本想来也不大,但要把微信作为主战场的话,还是免了吧。

实话实说,微信的聊天功能做得真的是很不错。在这之前,我用过TalkBox、米聊等语音聊天软件,微信明显更稳定更强大,秒杀它们是妥妥的,也难怪微信的海外市场现在也越做越大。群聊天就有点捉襟见肘,人一多就混乱,发生不知道谁在跟谁说话的情形,和QQ群也是一模一样。至于未来的发展空间,我很看好那些服务功能,机票啦打车啦AA啦,因为这些服务最看重的就是隐私和安全,封闭一些倒是无妨。

话说回来,中国高质量阅读的前景在哪里现在还真是很模糊。像我这种以自言自语为主不追求点击率(甚至倾向于半公开化)的博客倒是无所谓,但是真正认真写文章追求传播效果的站点好像也只有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热点,从RSS到开心人人到微博到微信。或者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在长期稳定输出高质量内容的品牌没有形成之前,任何平台都只是工具;而一旦品牌拥趸培养起来了,随便用什么平台都不会影响这些核心读者的高质量阅读习惯(就像现在还在订阅纸质New York Times以及用RSS阅读器订阅博客的那批人)。说到底,内容和读者本身才是经久不变的要素,而平台的作用就纯粹在于利用社交网络向非固定读者(同时也是潜在的固定读者)传播分享。利用浮躁碎片化的社交工具培养需要耐心专注力的高质量阅读根本就是互相矛盾的事情。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