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20
2010秋新疆敦煌游记(十)
9.21 喀纳斯 (gatsby版)
早上6点起床去观鱼亭。之前说过,新疆那边有2小时的时差,所以早上6点相当于凌晨4点,起床极其吃力啊。外面两眼一抹黑,洗漱什么的也没办法弄,所以基本上等同于穿了衣服戴了头灯就出门了。凌晨4点的山里那是相当的冷啊,可是头顶的星空好亮好亮,月亮像太阳那么大,星星像月亮那么大,什么叫璀璨星空,我瞬间就懂了。星星密集的程度和金银滩那次不相上下,可是亮度真的是我生平未见的,可能因为此时整个喀纳斯还沉浸在无边的黑暗中吧。可惜还是没有看到银河。
托力肯家也在老村,就在哈斯特家斜对面,远远就能看到他蓝色普桑的大光灯。会合后便往观鱼亭上开去了。观鱼亭的区间车票40元,自己包车也要付这钱,而且即使我们去这么早,也还是有人值班收钱逃不掉滴。车行到区间车的停车场,接下来还有一千多级台阶就要自己爬了。台阶主要是石板路和木栈道,修得很是平坦,挺好爬的。gatsby自是一马当先,领导拄着登山杖也步履轻盈,就我又没睡醒又没吃饭,饥寒交迫中爬得很是辛苦——人家本来就讨厌爬山,更讨厌天没亮饿着肚子爬山了!
即使如此,半个多小时后,我们还是顺利登顶了,果然是第一批游客。但是,观鱼亭,还没开门。我们只好绕着亭子随便看看。日出前的喀纳斯很宁静,湖水是墨绿色的,天边缀着绚丽的朝霞,森林隐藏在阴影中,和白天阳光灿烂的喀纳斯是完全不同的光景。不过实话说,观鱼亭上的日出并不好看,因为喀纳斯湖周围一圈都被山挡住了,所以只能看到已经老高的太阳从山后面探出来……虽然清晨也可以看到喀纳斯湖的全貌,但可能换个时间上观鱼亭可以看到更好的风景吧。
为了赶去看神仙湾的晨雾,没等太阳完全露脸,我们就开始下山了。下到停车场见区间车尚未开始运营,我们便打电话给托力肯让他开车上来接我们,与此同时我们也顺着公路往下走。走啊走啊走了很久才看到托力肯的车,都快走掉一半公路了。原来他在下面售票处被拦住不让上来,托力肯也是煞费一番口舌说上面有个老太太走不动了,才被大发慈悲地放上来的……上车后我们问托力肯:“来得及看到晨雾吗?”托力肯说:“没问题,已经有几百个摄影家在那里了!”
下山的路开得很快,但风光绝美。看着日出渐渐照上山头洒向森林,经过新村的时候,近处是沐浴在晨光中的白桦林草原和小木屋,远处则可见峡谷中一片云雾缭绕。gatsby掏出相机往窗外“随便拍”,还被托力肯教育了:“这么美的风景怎么能随便拍?要好好拍!”
等车开进那云雾缭绕的峡谷中时,我们忍不住低声惊叹起来。前一天看到的喀纳斯虽已很美,但似乎没有很多过人之处。但这晨雾,却是别处所未见的仙境一般的美景。等到了神仙湾我们不禁哑然失笑,果然正对着神仙湾的一排木栈道已经被长枪短炮占满,几百个摄影家严阵以待——待啥呢?原来此时的晨雾还浓得很,什么都看不到,要等日头更高些晨雾渐渐散去的时刻才是最美的。另外,如果有心观察那几百个摄影家的话,也许会发现全中国可以买到的单反都在这里了。于是我们也加入了几百个摄影家的队伍,因为回去的时候可以坐区间车,所以就告别了托力肯。本来还想搭托力肯的车去白哈巴的,不过后来因为有更便宜的方式,就没有再联系他,只是在老村门口仍常常能见到他的蓝色普桑。
回到神仙湾,此时已经是上午9点钟了,但因为阳光仍没有进入峡谷,因此神仙湾仍然冷得很,木头边栏和地面上都覆盖着一层霜,拍照的手也冻到僵掉。但我们仍爬上爬下左拍右拍,因为实在太pp了不多按几下快门都觉得心中有愧。后来神仙湾又来了一群放牧人和他们的牛,又为那层晨雾平添几分生动。大约到10点雾才基本散去,我们也搭区间车去了下一个目的地——月亮湾和卧龙湾。在卧龙湾又沿着沿河的木栈道走回了月亮湾。这两个湾也是各有各的pp,从区间车站旁的观景台可以看个全景,走木栈道从它们身旁掠过又别有一番趣味。这段木栈道大约要走一个多小时吧,步行道游客不多,虽然时不时要爬上爬下一番,但路还是修得很好走的,有时间的话还是很推荐走走。IB小店芒达勒西的老板也说木栈道是喀纳斯的精华~问题是木栈道一路都没有指示牌,在交叉路口经常让人陷入迷茫之中,这点可比九寨沟做得差多了。回到月亮湾后又去圣泉掬了几把泉水喝。我们一开始以为木栈道经过的一汪小泉就是圣泉,其实是公路旁写着“圣泉”两个大字绕着很多红布头的才是圣泉。这泉水还蛮好喝的~
回到公路等着搭回停车场的区间车,又杯具了。刚在bbs上看到,说喀纳斯是“全国最差的5A级景区,没有之一”,深以为然。虽然后面还有更恶劣的事情发生,但是这次等车已经让我们对景区的管理很失望了。等了很久很久的车,从原本三三两两的游客变成大群游客囤积,经过的区间车却不但少只又少,即使偶尔有经过的也因为已经满员而不肯停车上客——事实上也没有完全满员,总有个别位子空着的,但那些司机还是不肯停。月亮湾也算是个大站了,还有个调度员,但是那调度员和旁边人聊聊天啥的也不好好调度,后来见囤积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跑去争辩,他才拿了对讲机说两句,但仍然没有空车上来。旁边就有游客说:“这里的管理太差了,九寨沟就没有这种事情的,没有车了只要跟调度员说一句,就算只有一个人也立马派车上来接人的。”再后来,越来越不耐烦的游客开始闹事,号称要站在马路当中拦车——请大家记住这句话,因为在现在这群游客中,我们仨已经属于最淡定的了,虽然也等车等得很不耐烦,但也没有加入各种嚷嚷的游客的行列;可就在第二天,我们就亲身实践了这句话。
更过分的是,有些上山的区间车虽然在月亮湾停车下了客,但还不让原本就等着的乘客上车。最后终于在游客的围攻下,停了一两部有个别空位的区间车,我们便趁乱快速上了其中一部,才好不容易回到了山上。其实,如果每次有空位的车都主动停车的话,就不会囤积那么多游客,也不会引出这么大的混乱了。
回停车场后我们开始考虑接下来干什么,因为前一天下午和这一个上午已经把三湾一湖都玩完啦,好像喀纳斯里也没啥可以玩了的嘛。于是我们开始考虑当天下午把白哈巴给去了,然后第二天就骑马离开喀纳斯,但这样就比和贾林说的预计时间要提前一天了。于是给贾林电话,贾林说不能提前,第二天没有马,便只好放弃了提前的计划。再然后就考虑是今天就去白哈巴呢还是第二天去白哈巴。
去白哈巴的区间车就在停车场外的蓝湖餐厅门口,车费60元来回。规定的玩法是乘同一部区间车来回,总车程约三个小时,路上会停几个景点,到了白哈巴会去中哈边境的五号界碑,然后在村里停——十分钟。我们听到停十分钟就凌乱了,一个村子,再小再小也不可能十分钟结束吧,再说还是白哈巴,很多人都要过夜的来!问工作人员可不可以搭第二天或者晚些的返程车回来呢,工作人员表示不鼓励不支持这样的做法,因为返程车不会保证你有位子嘛。我们就又纠结了很久要不要包车去什么的……后来发现这个完全是杞人忧天了,返程车肯定有空位子的,因为有大把的人要下车在白哈巴过夜的。原本考虑包车是因为看到手绘地图上写去白哈巴的车要150元一个人,而托力肯的包车价ms是400元,算起来好像还便宜些。既然事实上是60元的话,包车还是贵了很多的。至于要不要在白哈巴过夜,商量了半天觉得过夜还要打包搬行李太麻烦了,最后还是确定第二天白天搭最早一班区间车去,然后在早点候返程车回来,以防真的没有空位。
这么敲定以后,今天的整个下午就空出来了。我们决定先好好吃顿饭——进了喀纳斯之后不是吃馕就是吃不饱的面汤,还没吃过一顿饱饭哪。看到蓝湖餐厅有35元的自助餐就进去打探了一下,当然这个自助餐肯定不是金钱豹那样的,其实就是个食堂样子啦,而且大凡是荤菜,里面的肉也已经被捞得差不多了。不过有热菜,有汉餐,有绿叶菜,还有汤啊米饭啊点心啊啥的,已经够诱人的了,于是大吃了一顿。
吃饱喝足回小木屋,经过gatsby住的小木屋就进去参观了一番,觉得这个小木屋好像比哈斯特家好点嘛。有个【室内的】客厅,一个房间只有四张床,好像还更干净些,我们就考虑是不是搬过来住一起比较好呢?不过现在那个房间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是吴不激动同学啦~人家的网名叫不激动,又姓吴,所以我们就吴不激动啦不激动啦老吴啦的乱叫了。也是真正的大腿一枚,不赘述了。和老吴一说我们的想法,他很爽快地就答应搬去另外一个房间住两天,不过趁机敲了gatsby一顿报告,哈哈。我们就很欢快地回哈斯特家,和大妈说我们要搬去隔壁的“胖子”了。大妈明显不是太高兴,不过这几天反正生意好得很,我们走了也很快就有新客人进来了,所以她也没有怎么样,反而跟我们说不好意思没有给我们最好的“胖子”,还和领导聊了半天她的儿子女儿啥的,还非说领导一定是做官的……
搬好家安顿好,下午的主要任务也定下来了——写明信片。算了下我在新疆博物馆买的明信片似乎不够写,就先去马路对面的IB小店芒达勒西买了一套私藏的IB明信片和一套用来寄的明信片,回来就在新的小木屋——就叫加那提的小木屋吧,因为这家的女主人叫加那提也是我们打交道最多的——的客厅铺张开了。拿出了iPad本来准备查地址啥的,正好买了camera kit了啊可以看看照片啥的,于是就倒了些照片进去看,看得各种开心啊,iPad上看照片果然特别pp呀~~~于是写明信片又被耽搁下来了……话说写过明信片尤其是一次要写很多明信片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也觉得写明信片是对智力的巨大考验呢?反正到最后就是把所有人的地址都写好了但是很多人的内容都死活写不出来……不激动同学提议就写“大美无言”吧,我说光写这个不行还得再加上一句。至于那句是什么,部分同学已经收到了吧,哈哈~【答案是:大刀无语……】
写明信片的时候边上个桌子有两个小孩在玩,其中一个是个很可爱的萝莉,另外一枚则比较有个性,乍一看竟很难看出男女,很皮,而且非常凶悍!她的东西是不能碰的!gatsby问我看不看得出是男是女,我虽然说对了,但也是勉强看出是个女娃,所以,我,叫,她,春哥。结果,可爱的萝莉是隔壁家的,春哥是加那提的女儿。
结果这么折腾着就已经5点多了一刚。喀纳斯另一个不来塞的地方就是区间车7点就停运了,7点哎,再次提醒这在新疆相当于5点的,也太早了吧。考虑到邮局在湖边,为了赶上末班车,只好带上还没写完的明信片坐车去了。赶到邮局一问,又ft了,没有邮票的,只能把邮资和明信片留下来。好吧,这事儿在朗木寺也碰到过,淡定淡定,只不过现在就必须把明信片写掉了啊,于是我们开始在邮局门口苦思冥想,也在这里书就了凯哥的那张我自认为堪称经典的明信片。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希望找一个词可以和藏语里的“扎西德勒”一样的万能词,想了半天好像只有“亚克西”,但是亚克西是维语啊,而喀纳斯里明明都是哈语的好像不是很合适……就这么讨论的时候边上一位高人指点说维语是亚克西哈语是~!@#蒙古语是¥&*之类的,我们就两眼放光地问他会不会写哈文,他说不会他其实是汉族人,只会写一个词的哈文——棕熊。我们大囧,这个词又不能写明信片的咯,高人说可以啊,“棕熊是男人的象征嘛!”于是我和gatsby不约而同地决定把这个词写在给凯哥的明信片上……嗯嗯,简单地说……
又是好不容易啊终于把所有人的明信片都捣腾出来了,留下大洋后回家吃晚饭。gatsby坚持要bg,还跟加那提点了大盘鸡这样奢侈的菜……点菜点得很辛苦,每个菜都要和加那提解释+比划半天。后来加那提问老吴gatsby是哪里来的,为什么他的普通话她听不懂。老吴说上海来的,离日本比较近,所以听上去像日本话……走之前在bbs上看到喀纳斯里一个大盘鸡要180块,加那提家则是120块,看来已经算比较厚道的价格了;一般的菜则是荤菜30素菜20。后来想想这个价格的确不算贵的,毕竟份量还是很大的,而且番茄炒蛋这种属于素菜哇哈哈~~~不过被老吴同学教育说好像只有上海会把番茄炒蛋算作小荤的?加那提家只有一个灶头,所有菜都是她一个人掌勺的,要轮到我们的菜貌似还要等许久的样子,我们就先去洗澡了。同屋有其他客人说屋主带了去洗澡的可以优惠到15元,但是我们死活拽了加那提家的男人去澡堂,他竟然没说两句就飞也似地走了,我们估计他和澡堂老板啥都没说。果然今天洗澡就没有10块钱的好事了,澡堂老板说,“昨天是托力肯为了做你们生意把你们少的三十块给了我的……”当然这句话我是一个字都不相信的,但是也没有办法就说我们只带了50块,老板也就算了。当然其实我是带了60块的,那十块钱我就藏起来了……
舒舒服服地洗完澡,顶着头灯回到小木屋,好好地饱餐了一顿。(今天吃得真好呀~~~)这顿饭本来是bg老吴的,结果老吴说他吃过了,很扭捏地只稍稍吃了一点,嘴巴以说话为主了,我们倒是吃了很多,不过还是没有把大盘鸡吃完,让加那提留着第二天继续吃。我们快吃完的时候加那提家的男人们也开始吃自己的饭了,也是大盘鸡,于是我们怀疑其实我们的盘子里只有半只鸡……当时老吴已经在加那提家住了一个星期了,和他们家的人很熟悉,今晚他被我们“赶出去”后,就要和其中一个男人拼一间房了。那男人一直叫老吴喝酒,后来还很挑逗地说回房后要跟老吴展示他的“哈胸毛”(?),口味很重啊,老吴连连摆手说不用了,我们都笑死……
吃饱了上床睡觉,领导很快进入了梦乡,我和gatsby则继续往iPad倒照片看照片,看到脖子抽筋,很晚才睡。
沙发撩掉~~亚克西啊亚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