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7
佛祖保佑
听了朋友的安利,五一期间我们全家去龙华寺烧了香。之后的五月里,佛祖没有给我们最想要的,但是给了还不错的。细想之下,最想要的也未必是最适合的,我们这个没有太多野心的家庭,就遵从了佛祖的意思,接受了还不错的。于是,就在我之前规划的节点切换了。
给班主任老师写了篇小作文,沟通了计划,表达了真诚的感谢。从中间节点的目标来看,过去四年走的不是最优路线,也不是条捷径,但很幸运的,仍然是一条大道、正道。收获了什么呢?
- 优秀的小伙伴
- 梧桐区城市生活
- 不学习就不会加深近视
- 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 严谨的学习习惯(还需加强)
- 对国内教育方式的切身认识
长远来看,最后一点其实非常重要,让孩子知道现在选择走的道路其实是一个privilege(中文是特权,但我感觉表达的内涵还是些许不同的)。我们其实也有其他选择,但是——1、如果我买包包不会买奢侈品,在这么大个事情上为什么要追求奢侈消费呢?2、如果从小在那样的环境长大,他可能会对自己和家庭在这个社会上的定位产生不现实的认知。3、不接地气,没有为此付出过努力,可能觉得理所当然,并不珍惜资源。所有的努力最好都能来自于自驱力,最少也要让人心悦诚服,否则不知道为什么而努力,大家都会很累。Everything starts with WHY.
至于具体的过程,也没有太多可说的。每个阶段都踏实做好手头的事情,多尝试,让没有信息差的一方来决定是否合适。就是这么的佛系。有时候个人的努力就是抵不过命运的洪流,但也不能不努力了,努力了之后才能安心随波逐流。真正做选择的时候,也是考虑宁愿辛苦孩子,也不能辛苦自己。就是这么的亲妈。毕竟孩子也不是小宝宝了,尤其是男孩子,不能永远活在温室里,所有的选择都是为了向前看。
能不能分享一下对于“切换”是怎么规划的吗?我觉得最理想的是4、5年级转到私校,为初中做准备。但是现实是好的私校的坑早就被占了,而且私心真的是很希望能把钱都留给自己,不要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目测很有可能就放任自流一直公校下去。
能不能分享一下对于“切换”是怎么规划的吗?我觉得最理想的是4、5年级转到私校,为初中做准备。但是现实是好的私校的坑早就被占了,而且私心真的是很希望能把钱都留给自己,不要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目测很有可能就放任自流一直公校下去。
我们要出国,迟早是要转的,国内高考和出国方向的初中学习重点已经有很大区别了,而四五年级转可以确保初中在哪里读。初中的选择也更多考虑到同学之间的氛围和影响。你们一直公校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能在公校拔尖也有很多机会。家长的选择其实对孩子最终的结果影响很小,主要还是靠他自己的,放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