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1

什么是以终为始

再过两周要带Eddie回中学母校参加毕业20周年聚会。高中同学群里大家都挺激动的,久违地又聊起天来,纷纷感叹上中现在越来越强,当年自己运气好考上了,下一代们怕是高攀不起。

虽然本人从中学开始一路就读一流学校,但其实和囡囡很少聊考学的事情。家里偶尔有人提起,也不会经常强调,他一直到三年级才开始对中学、大学有点概念,主要也是听同学老师说的。有时候他会鹦鹉学舌地说要去哪个哪个大学,我甚至会打断他:“去哪个大学不重要,上不上大学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长大之后做什么。大学只是一个中间步骤,不应该是你的目标。”

如果说在我一帆风顺的成长路上走过什么弯路的话,把大学当做目标可能是比较严重的一个错误,直接导致了我大学几乎都在混日子,荒废了大好时光。更严重的问题是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真正可以发挥自己才干又有价值的事情,以至于不得不做一个日常摸鱼带娃的高学历打工人,对智商的浪费程度大概也仅次于全职妈妈吧。

所以当看到说给孩子做教育规划要以终为始的时候,忍不住要吐槽大多数人对于“终”的理解真的太狭隘,格局太小了。一边自己做着平平无奇的高学历打工人,一边要孩子走自己的老路甚至更加卷,就是为了上一所自己其实一无所知只是排名比较高的学校。美其名曰为了保住阶级,真是笑死人了,有什么阶级好保的,要保阶级还卖房送出国留学是脑子被枪打过了吗?

要我说,如果真的是天赋百里挑一的人才,就只管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图强,做到金字塔的顶尖,让名校来追逐你而不是你去追逐名校。绝大多数普通人上名校也只是提高了一下打工的下限,真的没有太大区别。尤其是藤校精英,人家招的就是改变世界的,一没有理想二没有能力,去干嘛呢,和人家精英有话聊嘛?圈层、资源、人脉这些东西,只有在你也有东西可以交换的时候才有价值,比如财富啦美貌啦关系啦,最起码也得有智力吧,其实你自己有这些的话不需要名校也能交换,上名校也许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但要是你本来就没有,就不要想太多了。也许在名校能结交一些素质不错的朋友,但要真的碰到可以互相帮大忙的兄弟或者贵人,其实还是看命数的,和名不名校的关系不大。至于学习,跟名校的关系更小了。免费的知识都学不过来,多数人的问题是不想学,而不是没有渠道学。

所以真正的“终”是什么?最优解是有理想,次优解就是做个负责任的成年人。在经济不成问题的前提下,哪条轨道能让孩子发现理想、实现理想,哪条轨道更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哪个就是我们的选择。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