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9

异见时刻 | Notorious RBG

美国最高法院著名女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erg的图文传记,在美国律师圈鼎鼎大名,尤其是2020年RBG因得新冠而过世时又火了一把,但我一直没有提起去读的兴趣。年前看到Davis Polk给员工发了另一本RBG访谈录作为新年礼物,突然就想起了这本书,就从多抓鱼上买了一本二手的。

不知道如果是一个对RBG没有任何了解的读者读这本传记会是什么感受。虽然书的内容绝不晦涩,除了几段意见书摘抄外没有太多法言法语,但要真正读懂最好还是对美国民权运动史和司法体系有一定了解。至少我在读的过程中,记忆无数次重回HLS的宪法课堂,那些当时令我云里雾里痛苦万分但对美国学生来说家喻户晓驾轻就熟的经典案例,剩下些蛛丝马迹的印象,如今又重新被唤醒了一次。

这本书的作者当然是站在自由派一边的RBG粉丝,因此借RBG之口,对于保守派的判决批评得极为犀利。HLS的教授们也是以自由派为主,尤其RBG还曾就读HLS。如今回想起来,当时宪法教授也是经常嘲讽Scalia、Thomas、Alito那些保守派甚至宪法「原教旨主义者」,批评他们的判决说理不讲逻辑,印象里也确实很少针对RBG的意见书。

书里提到最多的案件,无论是RBG在律师时代代理的,还是法官时代判决或者提出异议的,也是以民权案件,尤其是女权案件为主。因为是传记视角,所以从RBG个人角度把她「领导」女性平权运动的历史梳理了一遍,特别是她独特的法律策略——通过循序渐进的成功判决逐渐改变判例确定的司法考量原则。换句话说,就是非常现实主义地不指望一蹴而就地解决性别歧视问题,而是运用我党「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策略,大力支持两性平等拉拢男性战友——因而代理了不少男性平权案件,还因此被「女拳」所不满——或者牺牲一些判决书中的说理而争取更有利的判决结果等。大约就是所谓的incremental change吧,她的观点和做派都是非常接地气的。

书中她对女权运动态度的转变也很真实:一开始她也并不想强做出头鸟,更多时候明知不公也宁愿息事宁人;但随着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逐步提高,她也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尤其当最高法院逐渐向保守派倾斜时,年岁渐长的RBG反而愈发激进了起来,因其犀利的异议意见书,尤其是在反堕胎议题上的鲜明立场而获得书名中的称谓,成为了一定意义上美国女权运动的精神领袖。

我自己对美国宪法实在也只是三脚猫的认知,当年的宪法课也不记得是怎么通过的了,就记得好难好难,是整个LLM求学阶段中最难的一门课,自己的背景知识实在是太薄弱了,法律的部分就不多写了。书里还讲述了RBG的个人奋斗史、家庭生活、癌症抗争史等等,不能说不inspiring,但实话实说,除了当时女性普遍遭受的职场性别歧视外,RBG在出身、天资、事业发展等其他方面还算顺遂幸运的,尤其是碰到了一个又能赚钱又会做饭关键还特别尊重女性的好老公。

书里也略微涉及了RBG在工作和育儿间的平衡。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她因为要育儿而失去了很多律所的工作机会,但真正工作起来她也是一个不需要睡觉的工作狂和对工作成果有强迫症的完美主义者。而且孩子还很优秀,女承母业也是哥大法学院教授。所以女人还是要尽量自己优秀,至少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选择权。

最后我给这本书打了四分,并不属于「人人必读」系列,也不是一本可以推荐给所有人的书。对美国民权运动、性别平等或美国宪法等特定议题有兴趣的读者还是值得一读的,至于RBG的粉丝,想来读得肯定比我早得多了吧哈哈。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