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0

《对冲基金风云录1:东邪西毒》

2022年读完的第一本书,元旦假期里翻微信读书的收藏,想着挑本轻松点的,就选了这本。这本是集思录上推荐的——之前也提到过,集思录的推荐书单含金量还是挺高的,可能因为那里大佬多,荐书也比较谨慎。

原版书名就是很简单的Hedge Hogging,不知道中文名为什么要翻译得这么花里胡哨,也算是标题党了。导读里解释说,如果将共同基金(相当于国内的公募基金)比喻为少林武当,那对冲基金就可以比喻为东邪西毒。其实之前我一直就没有搞清楚过对冲基金具体是什么东西,只觉得是高贵神秘的投资机构,读了这本书结合前两年看的美剧Billion总算是稍微有点感觉了。用书里的定义就是:使用杠杆对股票进行多头或空头投资的私人基金,积极管理其净多头风险,并收取业绩提成。所以重点就是:私募+杠杆+偏绝对收益+业绩提成。对冲基金只是一个来源于早期操作的称谓,当今对冲基金的资金操作手段中倒并不是一定要用到空头对冲的。

作者巴顿·比格斯曾任Morgan Stanley高管,后又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人脉广泛,又善于写作。这本书其实是作者的日记汇编,描绘了对冲基金界神秘面纱背后的内幕,形形色色的人等,当作八卦故事看确实挺不错的。阅读此书不仅了解对冲基金的内部管理、运营,基金经理们的喜怒哀乐,而且书中也加入了不少作者对投资的思考,尤其是基金经理们面对短期业绩压力(不仅是考核,而且传导至资金压力)和长期投资理念的冲突时的艰难,也让人得以一窥这些天之骄子们不为人知的焦虑甚至痛苦。

书里的故事很多,我就不赘述了,说一下读完之后对我的启发吧,尤其是如何将其用于我的投资体系。

首先,专业投资者在投资上倾注了大量心力和资源,这些都是普通个人投资者完全无法匹敌的。人家基金经理从商学院,甚至大学之前就开始了投资生涯,整个人生都扑在投资上。就凭你读了几本经典书籍,连公司财报都不好好研究,凭什么能够赢过别人吃饭的家伙?所以普通个人投资者除非自信具有投资禀赋而且还愿意投入同等的时间精力,否则更靠谱的选择还是委托专业投资者代为投资。

其次,选择专业投资者也是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投资界难有常胜将军。你从后视镜看到的那些「常胜将军」常常是幸存者偏差的结果——倒不是说他们一定就是投中飞镖的那随机的百分之几猩猩,而是业绩不佳的基金可能直接关门大吉,导致最终的统计数据失真,事实上的失败者比数据中更多。即使是眼光独到犀利的基金经理,也可能受到杠杆、资金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业绩无法反映其真实水平。曾经优秀的投资经理可能因为精神压力、路径依赖、黑天鹅事件等各种原因而一蹶不振,普通投资者很难追踪到这些变化并及时作出反应。即使基金经理长期业绩保持优秀,也无法保证风格可以适应各种市场类型,总会遇到逆风期——此时投资者就会赎回资金,导致在大好的加仓良机被迫减仓。或者在一段业绩爆发的顺风期后,投资者担心均值回归而赎回资金,真是做得差是错,做得好也是错。

那我们普通个人投资者能怎么办呢?首要一点是承认自己是弱者,运用弱者思维,使用弱者体系,即承认自己没有能力超越市场,放低预期。更简单直接的做法就是买全市场指数基金,用最低廉的费用取得市场平均收益,享受经济整体成长的红利,这也是「强者」巴菲特和约翰伯格等大佬最推荐所有人的投资方式。就算是作者本人在分配自己的退休养老金时,也会分配一半左右在债券和指数基金上作为底仓,另一半分散投资于对冲基金博取超额收益。

选择主动管理的公募基金(暂时资产规模还不适合配置私募,单个产品的占比会过高)时,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尽量选择专业投资者负责管理的基金公司,这种机构会更多运用投资思维导向(即业绩导向)而非商人思维导向(即规模导向),机构的管理文化更有可能和投资者利益一致;二要分散投资于不同类别和风格的、历史业绩优秀且有逻辑可循、具有一定可重复性的基金经理,避免单吊一个风格甚至一个产品,导致组合整体波动过大;三要选择基金管理人投入大量自有资产的产品,确保利益一致;四要看基金经理本人,是否勤奋,在逆风期是否能冷静思考,在业绩不如意时是否懂得反思总结,盲目自大顽固不化的基金经理是很可怕的,可能将业绩带入深渊而不自知。

要对机构和基金经理有如此深刻的认知和准确的判断其实也很难,所以作者也建议不够聪明勤奋的投资者选择组合基金,即现在刚刚兴起的FOF。虽然要被额外薅一层羊毛,但比起自己胡乱择基带来的损失,FOF的专业能力还是值得付出一点额外费用的。

最后,认识到永远有发生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配置一小部分在极端情况下可以变现的资产。书里提到珠宝和艺术品在战争时期便于携带和出手——这些可都太难了,我还是准备俗套地配置点黄金和比特币罢了。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