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
家长会亲子运动经验分享
之前说的分享文稿来了,视频太占空间,就不放了。整个学生时代的体育课都在及格线上挣扎的本人,一定是梁静茹给的勇气敢在家长会上分享运动经验 😂
大家晚上好,非常感谢张老师邀请我今天来做这个分享。我知道我们班里有不少爱运动的小朋友,我们家也是很重视运动,周末假期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各种运动上。这个是王若骅最喜欢的网球,这个是在小区楼下玩敏捷梯、玩篮球,暑假里我们不幸被判定为次密接,被抓去集中隔离了14天,在隔离的酒店小房间里还是每天坚持锻炼。
其实大家都知道运动有很多好处,但为什么还是会觉得很难坚持运动呢?我觉得还是要强调一下为什么要运动,如果能够充分认识到运动的好处,就会把运动作为和吃饭、睡觉、做作业一样优先级非常高的活动来看待,甚至迫不及待地想要运动起来了。
首先运动当然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这个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了。运动可以提高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不怕冷。运动让孩子吃饭更香、睡眠质量更高,有助于长高,户外运动有助于保护视力。运动能提高血液中的含氧量,有类似喝咖啡的效果,加上睡眠质量提高,也可以让孩子精力更充沛,注意力更集中。科学研究证明,长期运动可以促进大脑海马体发育,海马体是大脑中负责学习和记忆的区域。还有一点常被忽略的,孩子坐姿、站姿不挺拔不端正,其实不一定是他态度不端正,而是缺乏运动,骨骼、肌肉不足以支撑他长时间保持端正的姿势。
除了身体健康之外,运动对于孩子的精神面貌或者说心理健康也是有很积极的作用的。为什么说经常运动的孩子比较阳光?从生理上,运动可以让大脑分泌多巴胺,这是让我们感到快乐的物质,有助于孩子排解学习、社交中的一些压力。运动也能培养孩子对于掌控自己身体的信心——我们班很多孩子一年来通过练习,跳绳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就是通过亲身经验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而且从运动能力的提高中可以产生自信,真正理解自律、坚持的意义。运动提供了安全的挫折教育的场景,这些都有助于孩子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稳定的心态。集体运动也很值得提倡,尤其是一些比较调皮的小男孩,在集体运动中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如何控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学习团队和合作的精神。这些软技能都是超越了运动技能本身,横向来说对于孩子学习和其他兴趣爱好的发展,纵向来说对于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运动也有一些现实的好处,时间有限我就不展开了。
那知道运动很好很重要,我再分享一下我们在激励孩子坚持运动中的一些经验。首先,“坚持”这个词,好像带有一种很艰难、很痛苦、很需要意志力去完成的意思。但我们成年人都知道,人的意志力就是很薄弱的。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除了坚定的信念,往往是让我们由衷感到快乐、满足、热爱的事情。
孩子其实天生就是喜欢运动的,运动就是玩。如果不喜欢,那很大可能是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类型。我们在上海其实很幸运的,大众的小众的各种运动几乎都有条件接触到,所以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多尝试,找到孩子喜欢的运动。到时候就不用你鼓励他“坚持”运动了,他每天都主动问你“今天能去运动吗?”
第二个问题是有的家长觉得没有时间。中小学生推荐的运动量是每天至少一小时的中高强度运动。这个一小时,学校体育老师帮我们解决了半个小时,回家还有半小时,也不一定要一口气完成,可以化整为零。比如小朋友做了20分钟作业,注意力有点不集中了,脑子卡壳了,眼睛也需要休息一下了,那么可以让他运动15分钟,跳跳绳,打打乒乓,换换脑子,可能后面接着做作业效率反而更高。
运动也不需要投入很多金钱或者需要多大的场地。前面我分享了我们在隔离酒店的小房间里就可以进行各种运动,跳跳帕梅拉、做做俯卧撑、波比跳,都是零成本的。大家也不需要一下子给自己设定太高的目标,这样容易给自己找借口,先从最简单的行动起来再说。只要运动起来,就比不运动好。
而且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运动前要热身、运动后要拉伸,动作、发力一定要正确,一些有技术难度的运动还是建议跟着教练学,比较不容易受伤。不要今天不锻炼,明天就去跑马拉松,这样很容易受伤的。一旦受伤了就要休养几周甚至几个月,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了。
还有我非常建议家长们也参与到运动中来。前面我说的运动的好处,除了长高和多吃不太适用于成人之外,其他其实都是大人小孩通用的,特别是缓解焦虑。有的家长说我白天要上班,下班要带娃,没有时间运动——那把运动和带娃结合起来,不就一举两得了吗?而且亲子运动可以增进感情,即使到孩子青春期了不理我们了,一起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一条保持沟通的纽带。对于孩子来说,和爸爸妈妈一起运动也会有更多乐趣。我为了这次分享还去采访王若骅,问他坚持打网球的动力来自于哪里。他说来自于要打败爸爸妈妈,哈哈。
这就引出下一个经验,就是运动中可以适当引入竞争。这有点像弹钢琴考级一样,也不是说弹琴的目的是为了考级,而是设定了目标之后,有点像游戏里的打怪升级,通过努力不断完成下一个目标这件事本身就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让他获得成就感和驱动力。运动中的竞争也是差不多的道理,当然设定目标要合理,引导通过比赛学习拼搏进取的精神,控制自己的情绪,实现超越自我为主,不要太看重外在的输赢。学会积极地看待竞争,无论成败我们都从中得到了提高,这种良好的心态我觉得才是最能让孩子受益终生的。
今天时间有限,我就分享到这里。我想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家长,运动带给我们健康的身心、充沛的精力、灵活的大脑、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都是一生的财富。也欢迎大家在家长群里或者小窗和我继续交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