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0

选基策略(七)

我的理财系列文章很久没有更新了,回顾可以点击:选基策略(一)(二)(三)(四)(五)(六)

最近我非常喜欢的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著名基金经理离职了,留下了百亿规模的投资者。基金经理离职是主动型基金投资的最大痛点之一,我自己也碰到过好几回类似的情况:好不容易筛选出的好产品好经理,想着要和ta长相厮守的,结果还没等到时间的玫瑰绽放呢,人家一拍屁股奔私了,我持有的那只基金还浮亏着呢!是走?是留?今天这篇文章,就来写写如何应对这种情况。

首先,不能单押重仓一个基金经理。虽然投资基金某种意义上是包含一定私人信任的因素在内的,但基金经理离职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无论你多看好一个经理,都不能把所有资产,甚至所有风险资产,都押在一两位基金经理身上。在主动基金组合中,我一拍脑袋,至少得有五位基金经理吧,最好是来自不同公司,投资风格也有所不同的。所谓分散投资,是为了在某位基金经理业绩低迷(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业绩低迷的时期)或者离职的时候,不会对你的整体组合造成太大冲击。

其次,尽量选择基金经理较为稳定的公司的产品。某些基金公司内部管理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投资新手可能不知道如何识别,一方面确实要看市场上的口碑,另一方面其实从产品的基金经理变更史和公告里就能大致看出来。如果一只产品每一两年就要换一次基金经理的,投资要慎重。

第三,选择基金经理本人重仓持有的基金。这点我在之前的选基策略里已经提过了,这里再重申一次,是因为利益捆绑对于基金经理的长期稳定也是有一定帮助的。当然,仍然无法完全避免离职的发生。

第四,基金经理宣布离职后,是否继续持有主要看接任的基金经理是否符合自己的选基标准。投资主动基金主要就是选人,既然人跑了,理论上我也应该跟着跑了。但在我的体系里,基金公司的选择也是有一定权重的,靠谱的基金公司换一个不靠谱的基金经理来砸牌子的可能性相对更低。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选人也只是追求模糊的正确而已,并不能保证我们选到的人就一定能保持优良的业绩。所以在评价接任的基金经理时,毕竟是有缘才会半途来相见,我的标准会适当放宽一点。具体而言:

  • 如果新的基金经理完全符合我的选人标准,则继续持有
  • 如果新的基金经理管理经验较短但业绩较好,或管理经验较长且业绩中上,则继续持有
  • 如果新的基金经理完全是新人或者过往业绩中下水平,则选择赎回
  • 其他我选基的指标,例如本人持有、机构持有、得奖情况等,如果接任的基金经理经验较少,则不太予以考虑;如果是老将,我在判断时会将这些指标作为参考
  • 如果新的基金经理接盘了好几只,导致管理的基金数量或者规模飙升,则选择赎回
  • 如果新的基金经理是我不喜欢的投资风格,则选择赎回
  • 如果赎回的资金马上能找到心仪的投资标的,则选择赎回

说了半天,最后还是回到看心情,看眼缘。因为遵循自己的标准,我曾经错过了一些接任的优秀经理,也确实避开过一些踩雷的经理。其实,踩雷和踏空都是难免的,接受投资中注定的遗憾,接受自己体系注定的不完美,也是重要的一课呀,不是吗?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