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3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作者李录,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及董事长。芒格把自己的家族基金交给他管理(而不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简直是可以给子孙后代吹一辈子的事情。这本书在集思录、有知有行等投资者汇集地看到推荐,买来也有段时间了,因为一直在读借来的书,所以之前迟迟没有“临幸”它。在被疾控中心抓进集中隔离点前的十分钟打包时间内,我选择了抓起这本书带走。理由,大概是因为它比较厚,感觉比较经读。

然而被骗了。书虽然有四百多页,但后半部分是演讲稿汇编,里面很多内容都是重复的,所以隔离的前五天就读完了。还好是多抓鱼上买的二手书(品相与新书无异),如果是原价128元,会觉得有点不值。

怎么说呢?作者言之凿凿地提出了一些理论,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才疏学浅还是作者认为显而易见,很多事实和结论之间缺乏详尽有力的论证,欠缺说服力。而且作者还称六六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女作家之一”哈哈哈哈,真是无力吐槽。但这些并不影响我喜欢这本书并愿意打一个高分推荐,因为作者是一个难得的真正懂中国又懂美国的人。正如他在最后几篇小文中写道的,他是100%的中国人也是100%的美国人,在当今这个中美关系极度重要又极度脆弱的节骨眼上,来自于这样一位作者的洞见是非常宝贵的。

书名有点长,有点散,我长期都搞不清这几个“大词”在书名中的顺序。读完全书之后总算是有点谱了,所以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也就按照书名的顺序来评论吧。

文明

作者提出了一套文明史观,也不是他原创的,至少部分来自于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和伊恩·莫里斯的《西方将主宰多久》。我很简要地总结,作者把人类文明的发展分为三阶段:1.0版狩猎文明,为生存而战,和其他动物没有本质区别;走出非洲后幸运地遇到地球气候变暖,开启了2.0版农业文明,人类开始在适宜的地带爆发式增长,产生了东西方两大文明中心;而航海大时代发现新大陆后形成的环大西洋经济圈叠加工业革命爆发,诞生了3.0版科技文明,也就是现代化的开端。

现代化

关于什么是现代化,作者的认为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叠加现代科技所产生的经济无限增长的现象,而且作者通过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一系列自由市场理论,得出结论:全球化市场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如果说前一部分主要还是对已切实发生的人类史作出回顾,那这一段就是为正在进行中的当下强行总结一个“本质”,也是我觉得论证最不充分的一部分。单单就说现代化就是经济无限累进增长这点,观察期是否足够长?是否只是3.0文明的发展尚未达到瓶颈而已?近年的种种危机下,所谓现代化国家实则也危如累卵,经济增长乏力甚至摇摇欲坠,哪来的无限增长?如果真有这等好事,美国又何惧中国的崛起?

作者认为自由市场和现代科技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而近现代的中国不具备这两大条件,所以现代化必然不会先在中国发生。对这套理论我也没有看到充分的论证,不知道是不是作者刻意省略的。书中摆出的事实只能说明这几件事恰好同时发生,但因果关系是否那么紧密?现实是否只是可能发生的平行历史的一部分(见塔勒布的理论)?一个相关的而有意思的点是作者引用其他著作,认为有限政府的政治制度并不在现代化必要条件之列,反而是现代化文明发展的产物,并认为西方的解读是错误地将两者因果关系倒置,并因此误读中国。

而作者总结的现代化“铁律”——纯粹从经济理性的角度而言,也许全球化确实是最有利于多赢的。然而现实却没有经济理性那么简单,国家和政治的运行并不以经济理性为唯一准则,这也是政治家常为经济学家所诟病之处。即使遵从经济理性,不同利益集团也有各自不同的利益,所以各国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就必然走向全球化?显然当下的发展趋势并非如此。

价值投资

李录并未为本书撰写价值投资的部分,只是摘录了他在过去几年间有关价值投资的几篇演讲。这部分在集思录和有知有行里被引用和评论得较多,但其实并没有什么新颖和独到之处,重复巴菲特和芒格的思想而已。演讲中另有提到受托人责任(fiduciary duty)、自我迭代等内容,虽然有点意思,但毕竟只是演讲稿,无法深入详尽地探讨,只是点到为止,有点可惜。

中国

这是我觉得本书最有价值的一个部分。虽然中国没有单独成篇成章,但有关中国的探讨其实贯穿全书,给我也带来不少新知和启发。印象深刻的一个点是作者对商鞅变法和科举制的高度评价,认为其打破了政治权力分配的世袭,为中国古代的官僚机构输送了大量人才,有利于政府提高治理水平,是一个提供机会平等的制度性创新,从而和西方贵族世袭的封建制度拉开了差距。这里作者又提出:人类感性追求结果平等,而理性追求机会平等,而提供机会平等的制度都能带来社会繁荣和发展。又是一个掷地有声但不知道怎么得出来的结论。

前面也提到,我很喜欢书中关于中美关系的部分。倒不是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事实上我对其大部分观点都抱有怀疑态度),而是我觉得他所提出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国对中国真实(而错误)的理解,有些确实是我原先完全没有想到过的。譬如说他写道,美国在二战后承担了维护全球化市场秩序的全部军事成本,而中国GDP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例已经接近美国的体量,却没有承担任何成本,甚至还因为一些摩擦增加了美国的成本。而且美国也担心中国发展壮大后走上苏联,甚至二战前的德国、日本的老路。所以美国人到底是认为中国没有承担崛起大国应当承担的责任呢,还是担心中国的大国崛起?

而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为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中国应避免冲突,尊重美国主导的全球市场秩序,主动分担美国维护国际市场的成本。就这,难怪在豆瓣上被人骂买办,屁股决定脑袋。GDP总量接近了,人均和质量还差得远。关键是,美国维护的国际秩序是有利于美国的,甚至有些是针对中国的,中国去分担压制自己的军事成本,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这里让我联想到《三体》里的“安全声明”:发展落后的文明为避免被高级文明随手拍扁灭绝,索性躲在黑洞里伏低做小、挥刀自宫,自愿接受发展遏制,发誓永不挑战或威胁高级文明……《三体》才是YYDS(永远的神)啊!

吐了这么多槽,可我更不喜欢网络上喜欢给人乱扣帽子的文革遗风。打差评可以,请就事论事。屁股决定脑袋没有问题啊,所以才要有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嘛!书中内容略显散乱,论证不够严谨也是贯穿全书的通病。但其中也不乏让人耳目一新的洞见,而且浓缩了宏大的人类发展史观和价值投资的精华,对于没有时间精力去读那些经典原作的普通中文读者来说,也不失为开阔视野的一道大门。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