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18
隔离日记 8.18 周三
中午在办公室吃着自己带的沙拉,收到了在家上班兼带娃的老公消息,说楼下来了疾控的车。中午他们还能去马路对面的小面馆吃个饭,等回来再要出门去上下午网球课的时候,就已经小区大门封闭,出不去了。
我先给网球课发了消息请假。不久之后就接到疾控来的电话,说囡囡被判定为次密接,马上就要去集中隔离点隔离14天!我脑子轰地一下就炸开了:“我们大人呢?大人都陪他一起的,为啥只有孩子被判定次密接?”但这位工作人员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可是他才7岁哎!”疾控说可以去一个大人陪着,半小时之后就来接走。赶紧和队友打了个电话,让他收拾东西,脑子里飞快地盘算谁陪囡囡去隔离。
过了一会儿下定决心还是自己去。虽然感情上想让队友去,但队友项目还没完,去隔离也必定还要开会工作,到时候工作陪娃两边都搞不好,而且队友在外面开车送东西啥的也更方便一点。于是马上去找老板说了情况,老板还是很人性的,让我安心隔离,正好最近不太忙,不要担心工作的事情。
收拾东西打车回家,果然小区大门紧闭,电梯都在消毒不能乘坐。一路上已经接到好几个疾控和司机的电话,说马上就到了。我情急之下直接跑楼梯上了11楼——平时坚持锻炼,关键时刻还稍微发挥了一点作用。到家一看血压飙升——箱子倒是摊开在地上,东西没收拾几件,囡囡正气定神闲地躺沙发上听着故事,队友更气定神闲地在开电话会!十分钟后老婆孩子就要被关起来了,他竟然还有心情开电话会!!!
还好本人一贯未雨绸缪,在出租车上已经列好了打包清单。十分钟之内按图索骥,很快就塞满了两个箱子。其实并不确定隔离点会提供些什么,但是工作人员说生活用品都可以送,也可以送快递,所以即使漏了点东西也无大碍。刚准备出发,又接到电话,说先给我们家做好核酸检测再走。一会儿大白就上门了,鼻喉双测,捅了好久,真的如同传说中那般酸爽,囡囡捅完喉咙还吐了几根中午吃的菜出来。
做完核酸就下楼上车了,车里没有其他邻居,但有几位五官科医院的护士,连行李都没有带,上着班就直接被拉去隔离了。队友又和疾控聊了几句,总算把前因后果给搞清楚了。起源是上海本地一例确诊的松江护士(照顾境外转院病人时感染的),这位护士去过五官科医院,给她看眼睛的医生算是密接,刚好住在我们楼里。前一天网球课下课回家时,我和囡囡刚好和这位医生乘坐了同一架电梯,囡囡当时没有戴口罩,属于缺乏有效防护的情况,就被判定为次密接了。这种小概率事件竟然被我们碰到了,是不是应该去买彩票?
隔离点在龙华地区的新惠宾馆,一个土土的三星级宾馆。到了先抽血,然后就被关进房间了。一天量两次体温,收一次垃圾,送三次餐。快递和家人送的东西都会和三餐一起送,外卖可以买包装食品和完整水果等不容易腐烂的食物。
检查了一下房间,只提供了两瓶水、垃圾袋、几个塑料一次性杯子、一套毛巾和几个小备品。除了这些常规物品外,还提供了水银体温计和消毒用的酒精棉花,以及一瓶消毒片和一个小水桶,用来配消毒水。每次上完厕所要先倒消毒水捂半个小时后才能冲掉。小水桶上有两个刻度,小号6L消毒水,大号12L。
正盘算着让队友送点东西过来,发现家里整幢楼都要闭环管理48小时,队友也出不来了。赶紧网上下单买了点缺的东西,务必得赶在晚饭时间前送到啊。
等到稍微安顿下来,才发现中午只吃了点草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忍饥挨饿总算熬到了晚饭,倒是很丰盛:每份有两个大荤,一个小荤,一个蔬菜,一份汤。之后也一直维持着这个餐标,虽然油了点,味道倒还不错。还有至少三两白米饭,无论如何都吃不下,只能浪费粮食了,阿弥陀佛。
晚上洗漱都还顺利,床有点硬梆梆的,Eddie一爬上去就叫:“是不是没有铺床垫啊?!”虽然条件远不如我们平时旅游住的酒店,但好在Eddie并不是娇气的孩子,住夏令营八人宿舍也安之若素。倒是他心里有点不好受,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偶尔不免流露出自责,说“都怪Eddie没有戴口罩”,连晚上睡着了都还在说梦话:“要戴口罩!”其实孩子们很多都不严格戴口罩,那天出门上课还是戴了的,打完球太热就没有戴上,谁能想到会这么凑巧。这孩子平时看着笑嘻嘻大大咧咧的,其实有时候想法还挺多,我只能多帮他减负,告诉他只是运气太好,没有人有错,大家都是病毒的受害者而已。
总之,以后大家可得吸取教训,出门务必戴好口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