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4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传

上图借的一本小书。话说上图的借阅室进去真的是有点晕厥,书太多了很难找,热门书籍更是常年出借不在馆。那天就在自传区随便找了这本——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芒格和众多其他大佬的偶像,他的自传应该蛮有意思的,我也很想看看美国独立那段历史的亲历者是什么个心路历程。

书很薄,也确实很有意思,不过我最期待的部分并没有,因为还没写到独立战争的部分富兰克林就去世了。可惜。

书里看到的富兰克林是一个聪明的,甚至有一点狡黠的人。和很多其他英雄的奋斗故事一样,他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努力进取一点点摆脱年轻人的贫困和无知,取得财富和地位,实现了他的美国梦。这本书他是写给自家晚辈的信,却仍然坦诚,不仅循循善诱他体悟的人生道理,而且也坦言自己犯过的错误、走过的弯路(连拈花惹柳的故事都毫不避讳)。

对于其所处的历史,最有意思的部分莫过于殖民地和大英帝国之间的关系:英国王室、英国议会、殖民地主(比如宾州的主人Penn)、总督和殖民地议会等,各有各的利益诉求,而富兰克林则从中斡旋,逐渐培养起了自己的声望,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政治家。

话说最近林林总总地从不同角度了解了一些关于殖民的历史,其起源、发展和瓦解。比如喜马拉雅的金融史话节目里提到:欧洲人民认为货币才是财富,实物资产不属于财富,因此为扩大财富必须对外贸易,于是诞生了海外殖民的需求。而我大学时读过的写《社会契约论》的约翰洛克的理论,也被殖民者用来作为正当化殖民的思想武器。而二战则是殖民终结的最后一根稻草,但丘吉尔本人却仍抱有根深蒂固的殖民思想,终其一生维护日不落帝国最后的荣耀。

那如今的世界格局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殖民扩张?公众号政事堂里说中国现在也是列强之一了,何以见得?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当年美英之间有什么类似之处?哎,不懂的事情实在太多了,这方面最近还挺有兴趣的,有机会再找点书学习学习。

扯远了,说回富兰克林。不世出的天才,说的就是这种人吧。他写自己学外语的那段,云淡风轻:“我很快就精通了法语,能够轻松地看法文书。然后我又学了意大利语……后来我又下了一点苦功学西班牙语,也能够读原著了……当我学会了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之后,我翻阅一本拉丁文《新约全书》时,惊讶地发现我对这种语言的理解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这就鼓励我再次下工夫区学习拉丁文,因为前面几种语言为我铺平了道路,所以取得了更大的成功。”真是人比人气死人,这语言天赋,没法比没法比。

富兰克林非常擅长观察、思考,更可贵的是他不仅仅坐而论道,更能起而行之。这点我们普通人倒是可以好好学学。比如他根据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就总结出,当时先从拉丁文学起的语言学习方式不太科学,提出改变语言学习顺序的建议。殖民地最早的纳税制度也是他对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进行反思而诞生的:简单来说,就是道路脏乱差,他就组织各家出点钱共同请人打扫,街道形象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家的生意都变好了,小投入取得了大收益。我甚至认为可以简单总结他后来在政治上的成功,也可以看作是这种“观察-思考-实验-解决”模式的推而广之。

他还开过报社,以穷理查之名出版过畅销日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就是向穷理查年鉴的致敬),是当时知名的作家。自传中也提及他学习写作的方式: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读完后放一旁,用自己的语言重写,再和原文对比,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了精进自己的写作苦思冥想,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刻意练习的例子吗?我们小时候都学过富兰克林做电的实验的故事,他的一生还有诸多其他发明创造。甚至于在他纯属门外汉的航海领域,他遇事也会观察现象,提出实验构想,不愧是一个真正多才多艺的斜杠青年。

然而取得如此成就之人并未洋洋自得,反倒对自己要求相当严格,花了不少篇幅写他如何见贤思齐,做了一张美德自查表,每天记录自己是否符合了这些美德。这让我想起了同样崇尚自律自省的曾国藩——既然古今中外的大咖或多或少有些相通之处,那我们是不是也该学学呢?我现在就努力通过写日记向大咖们致敬吧(以及将来我发达了也可以作为传记素材哈哈哈哈)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