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0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这种书名,讲真,正常不应该出现在我的书单里的。只是一个星期内从好几处看到推荐这本书,而且还是《纽约时报》常年亚洲人物传记第一名哦!微信读书上又正好有,篇幅也不长,就看了凑凑数。
讲真,还蛮开眼界的。虽然蒙古民族的历史记载少得可怜(其实元朝也不算很古早呀,难怪被有文化的汉人瞧不起),不过从「一代天骄」的称号上看,我理解成吉思汗应该是一代枭雄级别的人物,没想到还不止于此。不仅军事才能横扫欧亚大陆,而且政治才能出众,具有领先于时代的全球化眼光和现代价值观(例如宗教平等、自由商业、外交豁免等),造就了欧亚之间的贸易联系,并间接促成了欧洲的发展甚至文艺复兴。作者甚至在序言中写:欧洲人自以为自己的殖民史促进了全球化,殊不知他们其实是妨碍了蒙古帝国的全球化进程。
我原本只知道元朝是中国历朝中疆域最大的,没想到还不止于此。忽必烈的中国版图只是成吉思汗的后代「黄金家族」统治版图中的一块而已。俄罗斯的钦察汗国、印度的莫卧儿王国、中东的伊利汗国都属于当初蒙古帝国(虽然是很松散的帝国结构)。蒙古使者还去劝降过英国国王,忽必烈还攻打过日本——虽然最终都失败了……但仍然称得上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用现代眼光看,当年蒙古人的军事实力对其他民族而言真的是降维打击级别的。
我读的时候时不时会想,为什么那些欧美商业巨子们会推荐这本书呢?也许是成吉思汗建设军队、统治国家的理念,也许是他如何在颠沛流离的戎马一生中成长和锻造了这些能力,也许是晚年他教育接班人时传导的领导力心法,这些都可能给志在打造全球商业帝国的企业家们以启发吧。当然也不排除有猎奇的因素。
但我在微信读书上还是只给这本书打了三颗星,因为作者虽然很努力地要对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王国作出客观中立的评价,可是他的「脑残粉」角度真的是藏也藏不住啊!就像序言里复旦教授姚大力委婉指出的,书中有不少不符史实或作者牵强附会之处,让我作为读者对作者的专业性丧失了信心,继而对整本书所阐述或解释的究竟是事实还是作者的YY产生了怀疑。
顺便提一句,作者是人类学家背景的,所以相比起研究史实的历史学家,他更倾向于从人类学角度作出分析,这也可能是在读者看来有时候不够严谨的原因之一吧。印象很深的一个点是他认为蒙古人战斗力强的一大原因是他们肉和奶酪吃的多,蛋白质摄入量大,所以比碳水吃的多的其他民族比更强壮。好像也蛮有道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