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0

《巨人的工具》

原名Tools of Titans by Tim Ferriss,作者的podcast播客节目名人访谈精华摘要,一本非常美式的成功励志学书。书里几次提到Tony Robbins,我觉得他们俩的文风很像,直觉画风也会很像,虽然从来没有听过或者看过他们的节目。

这种书真的说不上多么有营养,但是如果对美式名人的生活方式感兴趣,又懒得花时间看他们在完整的访谈节目里插科打诨,翻翻这种书还是蛮有意思的。其实这些人的圈子很多是共通的,因此生活和工作方式也会互相影响,说来说去也就这么点鸡汤加技巧。我们用旁观者的心态来看就好,也要带点批判性思维,因为中美的生活和文化环境不同,有些内容真的不宜照搬。

比如第一大部分是关于健康的,作者疯狂安利生酮饮食。这种饮食法其实是争议很大的,虽然减肥效果显著,但是副作用明显,而且难以持续,停后容易反弹。老美有很多长期吃垃圾食物的巨胖,而中国人的肥胖程度其实并不太高,而且亚洲人的饮食结构本来就和老美大相径庭,对碳水的依赖更强,盲目学习生酮饮食并不科学。

还有其中安利的各种奇奇怪怪的运动方式,也不建议没有运动经验的小白盲目尝试——你觉得你和海报突击队队长做同样的早锻炼强度合适吗?我自己肯定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有教练的话跟着教练,当然要保证教练比你专业),而能从书里能学到的,一是成功人士都喜欢早起锻炼(可以保证运动时间,不会被白天的事务打扰),二是不找借口,无论强度,长期坚持即可。这也是我自己的减肥心得之一:给自己定个小目标,只要动起来就是胜利。

书中反复提到的美式成功学一大标志——冥想。冥想真的是超级热门话题,在美国哪个名人不说自己喜欢冥想就好像脱离圈子了一样。前几天和我的美国人老板1:1也讨论了冥想,常看的公众号里只要博主在海外的多半也会提到冥想。冥想都快变成和多喝水一样包治百病的神药了,不过据说还是有点科学依据的。这点我没有过多研究过,但是和生酮饮食法不同,冥想的代价和风险都很小,试试也无妨。我也看过Headspace的一些介绍冥想的视频,断断续续的尝试了一阵——从每天集中精力深呼吸几次开始,Apple Watch就有Breathe程序可以自动提醒,放松清空头脑的感觉确实很好,至于更多的疗效,暂时还没发现。

还有其他一些我已经在实践的事情,比如写晨间日记,当然还有阅读。读这本书的一大收获是收藏了一些名人推荐书目,虽说不同人的喜好不同,但多数成功人士确实都推崇读书,而多人推荐的书籍应该还是会比较值得一读吧?书里关于阅读有一句话还是蛮有意思的,我特意摘录出来:

我对读更多的书不大感兴趣,阅读常被用来当作拖延时间的借口。

By Tim Ferriss

哈哈要不要这么人间真实,有时候我犯起拖延症来也会去看书,自我安慰起码在看书学习啊,其实明明有更加值得马上去做的其他事情……

书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商业战略思考的,但散布在书中各个人的访谈中,感觉适合个别领袖精英的追随者去学习,因为每个人的角度真的都不太一样。有的说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有的说与其做单个领域的佼佼者不如做跨领域的优秀者,有的说要做细分领域领导者,有的说要发挥创意想大量糟糕的点子然后提取精华,有的说要目标远大做到10倍优化,有的说要找到核心优势培养1000个铁粉,也有的说不要设定目标要建立体系,有的说格局要大要仰望星空,有的说要专注细节挖掘深度……总之你要想每个人的方法都学到,最后肯定得自我矛盾到什么都学不了。如果要提取一个共同点,大概就是Nike的那句广告词:Just Do It! 无论是商业还是专业上,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去实践,和运动一样,光看不练是不会有任何结果的。

还有各个细细碎碎的小事(比如烹调技巧、洗桑拿之类的)和心灵鸡汤,我就不一一记录了。毕竟,懂了很多道理也未必能过好一生,这些成功者的经验看看可以,但谁又能确定不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呢?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