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7
《我的世界观》
爱因斯坦文集,汇集了爱因斯坦的各种信函、讲稿、文章。前半部分我读得比较认真,后面就匆匆翻过了。尤其是最后一章「我是如何创立了相对论」,实在没心思仔细研读啦(其实就是看不懂)。
原本我只知道爱因斯坦是当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除此光环之外对他一无所知。说实话这些文章本身没有非常好看,但读过之后,即使只是匆匆翻过,对爱因斯坦科学家以外的身份有了更多了解。
个人读得懂又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一是爱因斯坦的宗教观。之前也看到过一些引用爱因斯坦声称他信仰宗教,但读过他的这些文章之后我认为那些是断章取义了。可以说他是不信仰传统意义上的上帝的,「宗教」一词在他的语义中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类似于对未知的敬畏吧。因此他也常提到科学家多少都有点宗教精神,其实就是指献身科学的情怀了。个人感觉,他是不是用这种说法试图和宗教世界达成妥协和和解呢?他对宗教另一层理解是,相对于科学试图解释「实为」(is)而言,宗教试图解决「应为」(should be)的问题,类似于价值判断和道德指引的功能,这也体现在他的名言「科学没有宗教是跛足的,宗教没有科学是盲目的」中。有人说这句话是不是应该前后互换一下更make sense,我也同意,可能是我们见识都太短了看不懂伟人的思想吧……但归根结底,我认为爱因斯坦还是试图把科学和宗教划清界限的。
二是我感兴趣的教育问题,可以看出爱因斯坦不愧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教育观即使放到今天也是非常前瞻的,只是可惜他的建议至今仍未真正得到采纳,当今的教育和近一百年前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他非常反对学校机械教授特定知识,认为学校应教授年轻人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维。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他特别指出不应该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激励年轻人,因为这会导致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膨胀,而应当重视人文教育,激励他们创造社会价值。独立思考更是和他所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书中处处可见他对二战时期的德国社会多么失望,教育也是他试图纾解这个问题的抓手之一吧。
说到二战,战争与和平也是书中的一大章节,甚至给我一种除了科学之外爱因斯坦就在投身和平事业的感觉,不知道是否正确。也许他提出的「全面裁军」「世界政府」「国际仲裁」等政治提议,虽然如今看起来和威尔逊总统一样有点天真,但无可否认和其他很多选择远离政治置身事外的科学家相比,爱因斯坦是相当入世的,对纳粹德国的态度相当坚决,可能和他德国犹太人的特殊身份有关。他说「沉默会使我有罪恶感」,虽然有国际知名科学家的声望作为护身符,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勇于发声并且明确坚持自己的立场确实已经殊为不易。
作为一个激进和平主义者,他对美国制造并引爆原子弹是怀有非常复杂的感情的。因为纳粹德国开始研制原子弹,为了遏制德国,他也签字加入了建议罗斯福总统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行列。但他希望原子弹只是作为威慑和自卫的工具,对事后美国真的引爆原子弹他应该是不赞同的。他声称签字是他最后悔的事情,但也别无选择。想想当年那个情况,真的是进退两难。此外他也积极地为犹太复国主义站台,同时仍表达出希望和平解巴以冲突,但可惜最后都事与愿违。政治真的是太难了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