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
人生路上的坑可能免不了要自己去踩一踩
每周二放学后是Eddie的三项全能运动课,今天我下班早就直接去了上课的草坪,看到了一起上课的其他小朋友,却独独不见Eddie的身影。一问其他家长,说他受了委屈刚刚提前走了。后面的过程也不赘述了,总之好不容易又拖回草坪已经快下课了,几乎半节课都没好好上,原因么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没有睡午觉又不正常了。
之后严肃地教育了他一番,中心思想是不管是上课还是训练都要遵守规则,岂能不开心了说走就走?在这里也吐槽一下我爸,小时候对我可是严格得很,现在对第三代完全换了一副面孔,说他年纪太小,不上就不上了,真是毫无原则。
但我没说出来的,则是为这半堂课浪费了的学费心疼啊。这时候偏偏不争气地想起来我中学逃过的那些日语英语课(因为这是我中学时期唯一周末上的课)和大学逃过的那些专业课非专业课。虽然跟现在小孩上的这些课比起来是便宜多了,但毕竟也是爸妈的血汗钱,那时候竟也逃课逃得理所当然。也是工作了之后方知柴米油盐贵,以及学习时间的宝贵,再去哈佛读书的时候虽然学费不是自己付的,但也是一课都不再敢落下了。
现在孩子还小容易控制,但是大了之后也难免他要动逃学逃课的念头。想要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孩子重蹈自己的覆辙,竟然半天想不出来。想当年周末的课我爸还把我送到教室门口呢,还不是等他走了继续心安理得地逃?更悲哀的是,只是像我这样逃学逃课已经算极好的情况了,没有找些狐朋狗友去更危险的地方厮混已经非常值得庆幸了。
毕竟等到孩子长大到能够自由行动后,父母就很难再密切监视他的一举一动了,一切靠自觉。但自觉这个玄乎的东西,恐怕不是当下压着他干这干那可以培养出来的。以我粗浅的人生经历可以想到的,是培养和保护他发自内心的兴趣爱好,引导他找到他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帮助他将当下要做的不那么愉快的事情和他强烈想要达到的人生目标结合起来,赋予这些事情更多积极意义,从而达到让他自觉去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像今天看到王朔说的这段话一样:
优质教育的终极核心,也许并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攀升到顶峰,而是如何忠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个领域成为实现个人理想并同时对他人有价值的人。当然,基本能做到这份上的人,也都成功了。
但知易行难,要做到这些简直比当下压着他干这干那要烧脑一百倍,而且还极其考验人的信念:不仅短期难以见到成效,甚至有可能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又或许,这些“浪费”,和其他人生路上的坑一样,就算我们已经看到了,摔过了,也还是无法引导孩子绕过去,因为他们也非要自己去踩一踩才行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