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03

不打孩子就没法管教吗

本来觉得这种问题的答案不是显而易见的嘛,结果发现竟然还是有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是比较坚定的不打主义者。不过以前我也不是的。

我小时候被我爸妈都打过,打的不多,小学高年级之后就不打了,据说都是因为犯了很严重的错不得不打的。我一直坚信,我这么优秀的儿童都被打,可见天下孩子都是被打的。直到上了初中,才知道有人长那么大竟然从来没有被打过!虽然样本很小,但是从没被打就长大的孩子也考进了上中,也没成为熊孩子。再反观那些熊孩子,大部分倒是好像经常被打的,打了也照样成为了熊孩子嘛。这样的观察让我对「不打不成器」的理论产生了极大怀疑。看了电影《刮痧》之后得到了新的信息:歪果仁打孩子是犯法的(仅限西方发达国家)。歪果仁不打孩子,可是歪果仁的整体素质还是比中果仁好啊,歪果仁的熊孩子比例也比中果仁少啊(同样仅限西方发达国家)。可见打孩子并不能治熊孩子。

后来看了几本育儿书,都是反对打孩子的,有几个原因。其一,打孩子等于告诉孩子暴力是被允许的,但同时我们又教育孩子不能打别人,两相矛盾的信息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其二,打孩子或许很快见效,但只是出于对被打的恐惧,并不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改变,后果就是孩子会继续做不被允许的事情并且想办法不被你发现。根据个人经验,第二点是非常有说服力的,回想自己被打的时候心里只会感到委屈愤怒,并不会反省自己做错了什么。而且20多年后回首,只记得被打这件事了,至于为什么被打则完全不记得了。虽然因为次数少年纪小没怎么影响亲子关系,但是教育效果显然也是很有限的。

事实上,家长打孩子,多数只是自己情绪的宣泄:愤怒(「非把我气死不可!」)、羞愧(「把老子的脸都丢光了!」)、挫败感(「讲了这么多次怎么都不长记性!」)等等。作为教育手段的一种,打孩子效果短暂肤浅,并且副作用严重,就算不说完全不能用吧,但至少也是排在最末的。

很多人说,该打还是要打,不能惯坏了。可是不打不等于溺爱啊,不打不等于不管教,我们提倡的不打是用更加高级有效的方法纠正错误行为。又有人说了,你们这些纸上谈兵都没有用的,打一顿最直接有效。可是你试都没试过更高级的方法,怎么就知道没有用了呢?其实有效的管教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两步:探究孩子行为的根源,然后针对性地解决它。可惜多数人一步都无法做到。

多数人对基本的儿童心理发展缺乏了解,不知道很多我们眼中的错误行为其实对孩子来说不能更正常。去年一篇博客中提到了几个例子,比如婴儿期的「打人」则根本就是他们的表达方式,扔东西是探索学习方式,而已经知道这样不行的学步期幼儿打人扔东西则可能是大脑发育不完全,手快过脑的原因,所以需要时间引导他们并等他们长大。再大点呢,可能是发现只有打人才能获得大人的关注,或者没睡好有起床气啦作困啦导致行为失常,又或者自己经常被父母打……

再举一个例子,之前看到过一名贵妇说到她幼儿园的儿子摸家里菲佣的胸部,屡禁不止,只能棍棒伺候了。当时我看到的时候想:哎,这个是挺棘手的,好像确实不打不行。后来看了一本讲幼儿性教育的书《善解童贞》之后呢,突然就想通了这件事。贵妇没有母乳喂养过,估计她儿子没有看到过女人胸部啊,他好奇啊!打一顿的话,可能他现在不敢摸了,但是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不排除将来万一会去偷窥女同学啊。所以怎么办呢?你自己脱了给他看咯,一次看个够,看个爽,看明白了,以后就没啥好看了。

原谅这个例子中我脑补的部分,我想说的点是,问题的根源可能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熊」只是一个看似万能但实际不动脑筋的答案。孩子的大多数行为都有迹可寻,还是需要父母能够足够耐心细致地找出背后的原因。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说教可能是最没有效果的方法之一,却是很多人唯一会的方法。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提倡多看书,因为书里会提供很多你自己可能根本就不会想到的方法(比如脱光了给儿子看),在你的兵器库里常备的方法越多,就越能有效管教,避免使用武力。

写到这里又想到一个例子,是之前在朋友圈看到的一篇文章,大意是有时候不打孩子真不行。文中作者一人带了俩娃去赶火车,赶着临上车了老大要吃巧克力,妈妈脱不开手拿,老大怎么说都不听,躺地上耍赖哭闹,只好打屁股把娃打楞了拖上车。老实说,要我当时碰到这种情况,难保不会也上巴掌,不过呢,只要动动脑子,不用上巴掌的法子也多得是。我是不知道她家孩子为啥突然在那个节骨眼上耍赖,我还是挺有自信Eddie有95%的可能性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不过如果是赶火车这种事情,我会做好万全的准备,比如多找一个人送我们上车?比如留足时间早点赶到火车站?比如带上推车直接塞上绑住推走?比如给他个手机玩拖走再说?比如一把扛起就走(仅适合扛得动的)?再比如……让他哭闹,干脆误了这班车,直接体会一下赶不上车是什么样的感受……不是想judge这位妈妈做得不够好,情急之下打一次确实也不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心理阴影,但是就此宣扬「不打就不行」还是过于简单粗暴了。

最后,我也简单粗暴一下:不管教孩子是态度问题,靠打来管教是水平问题,不打孩子也可以管教好孩子。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