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8
写给新手爸妈的育儿书建议
之前怀孕的时候写过一篇有关育儿书的文章,三年过去了,又读过了一些新的书,对旧的书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稍微更新一下吧。
- 婴幼儿照料方面的书
买一本书就够了:AAP的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Child (Birth to Age 5),中文名为《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0-5岁)》。最新的第六版中文版已出,我没有看过,但是英文好的还是建议看英文版,之前中文版出现过翻译错误。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买来放在案头没事翻一翻的工具书,理由呢,简单来说,一是全面,二是有科学依据,三是及时更新。
至于国内外所谓育儿专家写的书,个人观点是统统都可以不用看。再具体一点,崔玉涛的不用看,张思莱的不用看,郑玉巧的不用看,松田道雄的不要看,西尔斯的也不用看。为什么呢?火爸朱剑笛这篇有关证据等级和证据质量的文章我觉得很有帮助,没时间的直接看粗体字即可。简而言之,没有足够高等级的证据,仅以个人经验(包括成百上千的个人经验)写出来的书,其份量和社区医生说的话区别不大。
再补充一下:不要给婴幼儿用任何中成药,任何推荐中医药的育儿书都不靠谱。理由同上,没有效证据,甚至有有害证据,不科学。当然,中医药粉自己都说了,中医就是不科学的。没话讲,如果读了那么多年,连科学都不信了(或者根本搞不清科学是什么),那真正是白读了。
如果有些具体问题无法在AAP的书上找到足够满意的答案,可以参考火爸文章中的权威机构网站,对常见的母乳、睡眠、疾病等都有浩如烟海的文章。除此之外,也可以在微博上学习相关方面较为专业人士的文章甚至购买相应课程服务等,比如:睡眠方面的小土大橙子,辅食方面的苏蒂小骑,儿科疾病方面的小儿外科裴医生等。
比较推荐微博而非微信公众号的原因是,微博大体上还是个开放讨论的平台,通过阅读微博下面的评论,如果有反对意见或者来自其他专业人士的参考意见也可以一目了然,可以批判性地学习,也适合扩展学习内容。而微信公众号,首先那些包罗万象的号基本都是以团购为主业,绝大多数文章都不值得一读;其次公众号的文章评论是经过筛选的,反对意见无法看到,很容易被误导。建议大家精心挑选自己关注的公众号,不要饥不择食地关注一大堆XX妈妈,纯属浪费时间。
- 教养方面的书
单纯吃喝拉撒的养育,绝大多数问题其实是有大样本研究得出的的科学结论的,这也是我推荐权威机构而非一家之言的原因。但是对超越了吃喝拉撒阶段的稍大一点孩子的教养问题,很多还是开放性的,百家争鸣的。因此,如果真的精力充沛的话,还是推荐多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博采众长。一些推荐可以看之前写过的这篇博客,再加一本之前漏了的《游戏力》吧。
另外关于蒙特梭利瑞吉欧RIE等各教育流派方面的书,我自己还在学习,暂时无法推荐,新手爸妈估计暂时也用不上。我的大原则还是尽量看门派的原作,国内专家的二手观点多少有所误导,比如蒙氏方面孙瑞雪的《捕捉儿童敏感期》,废话连篇的一本书,可以不用看。同作者的《爱和自由》没有看过,看了这篇豆瓣评论我也不想看了。
- 题外话
时至今日还是经常听到有同龄的新手父母说,我们父母没看书瞎搞搞也把我们带大了,也没缺胳膊少腿的,何必这么认真呢。首先,没缺胳膊少腿是幸存者偏差,有很多没有活到我们这么大的孩子是没有办法发声的。其次,提前多学一点知识,多一点宏观的认识和预判,在真正碰到问题的时候少一点焦虑,少走一点弯路,会让你自己和孩子都轻松快乐很多。而且,如果不能做到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所受的高等教育又有什么意义呢?
最后,如果有问题学习了很多还是实在解决不了,那送你六字箴言:长大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