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03
懒人食谱之寿喜烧
新的一年了,定个小目标吧,博客要做到周更,否则连Google AdSense都不给玩,哼!
老公和我都是寿喜烧爱好者,大概因为很符合包邮区人民偏甜的口味吧。出国之前在上海吃次寿喜烧要费大劲排长队,到了美国更是一店难寻。曼哈顿日本拉面店到处都有,寿喜烧却只找到Momokawa一家。现在自己做饭很熟练了,看了很多美食博客和视频,又结识了几个日本妈妈,发现一些原来以为很高大上的日本料理也只是日本的家常菜而已,不仅不复杂不神秘,反而简单快速得很,其中就包括寿喜烧。
寿喜烧当然最好是用专用的寿喜烧铸铁锅(无珐琅生铁锅),在餐桌上架个火,配上日本和牛,像火锅一样边煮边吃。不过家里条件有限,用新买的Staub braiser和中国超市买的火锅牛肉片和蔬菜,在灶头上也能做出美味又廉价的寿喜锅。心满意足地吃完,感觉以前在店里吃了这么多顿寿喜烧真是人傻钱多速来啊……
关于寿喜烧的渊源可以看看这篇萨鱼的文章,关于怎么做寿喜烧可以看看这篇艾格的文章。但!是!我发现日本人自己吃寿喜烧根本就没有这么讲究!比如我问过一个日本妈妈,想吃寿喜烧哪里去买味淋,她说不用味淋啊,糖酱油清酒按照1:1:1调一下就可以了。还有这篇在美国的日本主妇写的博客文章,用到的糖、酱油、清酒的比例是2:2:1。而且她们的方子里也都没有用到出汁(即日式高汤),以及她们都是关西的吃法:先煎牛肉再浇汤汁煮锅底。
等我自己做了一锅寿喜烧之后就明白了,根本就没有什么完美配方的汤汁,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口味。像正宗寿喜烧里放很多糖那种甜腻的口味,真不是人人都接受得了的。其他因素也要随机应变:比如这次我没有买正宗清酒,买的是cooking sake日本料酒,里面已经加了不少盐,所以酱油的比例也相应降低了;因为孩子也同席吃饭,不想让他吃得太重口,所以我又加了水调淡了口味;茼蒿我不爱吃,换成了豆苗,金针菇前几天刚吃过,换成了玉子菇;中午吃太多,牛肉少放点……There is no wrong way of eating sukiyaki!
所以呢,这里写的也只是我们家自己吃的寿喜烧而已,大家完全可以按自己口味和偏好调节。写这篇文章的重点其实是(重点来得太迟了!):Braiser这个锅型真的很好用啊,完全被国人低估啊,特别适合这种先煎后煮的做法,难怪也有台湾人称其为寿喜烧锅。当然,没有铸铁锅也完全没有问题,用我上一篇文章里提到的平底煎炒锅也可以轻松搞定,只是保温效果没那么好而已。
——————————正文开始的分割线——————————
原料:肥牛肉片、豆腐、鲜香菇、玉子菇、豆苗、大白菜、洋葱、魔芋丝、鸡蛋(可选)
配料:油、酱油、清酒、糖
步骤:
1、取一平底锅,用一勺油润底,中火预热,锅热后放入牛肉片稍煎。
2、牛肉片变色后均匀地撒上一层白糖(一勺左右),加入两勺酱油两勺清酒,煮开后按自己口味加入额外的糖、酱油、清酒或水调味,这时可以调得比平时稍微重口一点,因为之后放入的蔬菜出水后汤汁会稀释一些。
3、按照煮熟需要的时间依次放入蔬菜(其实乱放也差不了多少),注意魔芋丝要放在最远离牛肉的地方(据说会让牛肉变老)。
4、盖盖中火焖煮10-15分钟左右直到所有食材煮软,期间可以开盖调整一下食材位置,保证所有食材都充分接触到汤汁。
5、开吃吧!有条件的话,每人小碗里敲一个生鸡蛋略微打散,锅里的牛肉捞出来蘸生鸡蛋液吃,那柔滑鲜甜的口感,超级美味。但是请确保是可以生食的鸡蛋,否则有感染沙门氏菌的风险。
Tips:
1、适合寿喜烧的原料还有:青葱、茼蒿、金针菇、胡萝卜、豆皮、年糕等,可以参考我之前提到的两篇文章。喜欢的蔬菜其实都可以扔进去,只是需要注意包括一些容易出水和耐煮的。寿喜烧一般都是用有油花的牛肉片,实在不爱吃的用鸡肉也可以。
2、据说用来煎牛肉的油用牛油最好,我用了黄油和植物油,真心无所谓。
3、喜欢的话可以往汤汁里加入出汁,艾格的文章和日本主妇博客里都有详尽的出汁制作方法,比起中式高汤那是简单多了。其实很多日本人也是拿高汤粉冲出汁的,就更快速了。寿喜烧因为本身味浓,出汁不加也影响不大啦。
4、方子里的酱油一般多指日式酱油,比中国生抽更清淡一些,所以如果用生抽的话要相应减量,老抽就免了啊。
5、盖盖前酱汁看上去比较少不用担心,蔬菜出水后体积会变小很多,酱汁也会变多,而且寿喜烧的汤汁本来就薄薄一层不应该超过里面的食材。艾格方子里总计600多毫升的液体真的有点太多了……
6、如果是边煮边吃的话,可以先把牛肉片捞出来吃了,防止久煮变老,绿叶菜也可以晚点再下锅。期间也可以不断根据需要往汤汁里加调味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