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9

Daycare那点事

今天去楼下daycare把定金交了,Eddie上学这件事总算是暂时尘埃落定,就等9月19日开学了。这两个月每次经过这家daycare,Eddie都叫着要去上学,问他妈妈不在自己和老师小朋友玩行不行,回答都是可以的。

虽然不确定他是否真的理解上学的意义,但是从他各方面的能力来看也确实差不多准备好了:语言方面可以辨别中英文环境,中文已经非常流利,可以有效沟通,英文的词汇量稳步增长,有简单句子输出,可以完整地唱好几首英文儿歌,对陌生人会主动切换到英文模式;课堂方面,上了一个夏天的音乐课获益匪浅,可以在将近一小时的课堂时间内基本保持注意力,会观察模仿老师,可以接受活动间的transition,能听从执行clean up等指令;社交方面越来越外向自如,和熟悉的孩子可以进行互动游戏,会主动向陌生成人和孩子示好,可以和友好的年长孩子合作游戏,正在教他自我保护;认知能力方面,可以长时间独自游戏,能进行想象扮演类的游戏(俗称脑洞大开),喜爱阅读,可以独自看图复述,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对应和联想,能做到随时找到关注点;生活自理方面,可以独立吃饭睡觉,会用语言提出要求,正在学习自己穿衣穿鞋。

其实我现在一个人带他已经非常轻松了,但是无法满足他逐渐高涨的社交需求,所以去daycare也是势在必行。去年夏天我就对多家daycare进行了考察,选定这家报名也是去年9月的事情了,苦等一年才有空位出来。接下来就介绍一下我为什么选择这家daycare吧。

首先说一下教育理念的问题。各种流派的教育理念我也接触了解了不少,蒙特梭利啊瑞吉欧啊华德福啊,先不说各种理念各有优劣,以及强调特定理念的资源也比较稀缺,教师的执行上更是一个大问题。无论中美,幼教都不是一个高门槛高收入的行业,所以幼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当然美国整体还是好很多),对于这些高大上的理念能理解执行到什么地步都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比如最著名的蒙特梭利,就有不少人评论所谓正宗蒙园气氛严肃压抑不适合性格特别活泼外向的孩子,或者老师作为观察者的「火候」把握不好,让年纪较小的孩子难以融入混龄班。最后我的结论就是,理念这个东西还是太虚了,咱们选幼儿园的时候,还是看看更实在的因素吧。

  • 地理位置

近是王道!小小孩本来耐心就差,花很多时间在交通上对大人小孩都是摧残。所以有人推荐在Queens的华人daycare,说是价格便宜量又足,我还是果断pass了。参观都懒得去,谁高兴每天挤地铁跑那么远哪。最后考察目标集中在我所居住的小岛上,总共四家,两家较大型的daycare,两家family care。家里楼下这家最近当然胜出,另外三家也很近很方便,算是打平了吧。

  • 价格

另外一家大型daycare我其实也非常喜欢,教室虽然在半地下,昏暗狭小了一点,但是该有的也都有,老师和蔼可亲,小朋友看上去也挺开心。可是它贵啊!贵就算了,宇宙中心嘛,可是它一交就交一年的学费啊!交一年就算了,它还放寒暑假啊!暑假要去还得另外花钱报名summer camp啊!七七八八的算下来,比楼下还贵好多,只好忍痛pass了。

楼下这家呢也很贵,但是一年只放法定的那几天假,而且每天的hour也长,性价比就高多了。而且(和其他几家一样)可以按月交费。对于我们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搬家或者回国的家庭来说灵活多了。

  • No Screen Time!

去看的一家family care是墨西哥大妈开的。我对墨西哥大妈没有意见,她要教娃说西班牙语我也没有意见。开在住宅楼里,没有户外场地,不过下楼就有playground,也不算是太大的问题。可是在我两次去参观的过程中,她都全程开着电视机看西班牙语肥皂剧!经我询问后才回答说午休时间会看一会儿,然后才关掉了。样子都不做,果断pass了。

除了看电视以外还有几处槽点,比如孩子没有坐着吃饭的地方,没有小桌椅也没有餐椅,而是坐在沙发扶手上被喂。也不知道送娃去这家的家长是怎么想的,不过一家可以容纳12个孩子的family care实际只有两个娃的事实已经说明了问题,就这两个娃还都是一脸呆呆的……

其他的几家都完全没有screen time。这是底线好嘛?!

  • 活动安排和教师素养

个人认为这点比所谓理念要重要许多。幼师嘛,要有爱心,要负责任,也要有教养的能力。

这就说到另外一家family care了,还是个小连锁品牌,有家长推荐说活动特别丰富。这点我本身就是存疑的,因为我见过他家老师带娃们去图书馆参加story time。一家连讲故事都要靠蹭的幼儿园我是不敢相信能有多丰富的活动,后来发现他家原本签约的音乐课也取消了(我们夏天自己报的也是这个老师的音乐课,Eddie特别喜欢),也证实了我的怀疑。

去参观的第一感受是教室特别的阴暗,一进去感觉就压抑得不行。其他方面算是无功无过吧,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真正让我淘汰这家的是他们的老师,每次见到都是一张死鱼脸,毫无爱和热情,把孩子往图书馆一丢就自己开始玩手机,只要孩子们没有打起来就完全不管,玩完了手机一收说艾符瑞巴弟我们走人了。

Eddie一岁多的时候在playground碰到过他家的大孩子,毫无缘由地就跑上来吓唬Eddie,他妈妈完全控制不住。虽然不是老师带的时候发生的,但是也侧面反映出老师平时的教养能力不足,而且和这样的孩子在一家daycare怎么能让我放心呢。

楼下这家的老师都很有活力,带孩子们活动的时候都是完全投入的,从来没看到过有老师看手机。稍大的孩子们自由活动之前都会排排坐先复习规则:「玩玩具有什么规则?」「不打架!不爬楼梯!不爬草丛!」「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要怎么做?」「应该问我能不能玩你的玩具!」「要是回答不能怎么办?」「那我就去玩其他玩具!不能抢,要先问!」「很好,大家去拿玩具吧,一人拿一个。」

有一次见到有个孩子不知是打了还是抢了另外一个孩子,马上被老师阻止,并要求他坐到另外一边,随后安慰哭着的受害者。另一个老师则坐到那个出手的孩子身边,跟他讲些什么。参观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他们不实行time-out,看到这一幕确信他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这家的孩子因为很多就住在楼里,我接触过好几个各个年龄的,虽然有的开朗有的害羞,但普遍友好。今天带Eddie去参观他未来教室的时候,有一男一女两个小朋友先后跑过来拥抱亲吻Eddie,真是甜死了。

这家教室宽敞明亮,有各种玩具教具就不提了,活动很丰富,有规定的教学大纲。也有个比较大的院子作为户外活动场地,有很多球类等运动器械,夏天还经常玩水,全体拉出去野餐,Eddie每次看到都羡慕得挪不动步子。我想,一家孩子整天盼望着去的幼儿园,应该就是适合他的幼儿园吧。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