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22

碎片化浪费人生

虽然并没有很喜欢和菜头,但是觉得他退出微博的《碎片化生存》和在知乎上对相关问题的解答《药方》说得不错,也提醒了我当初久久没有参与微博以及现下对于微博迷恋的困扰。前几天还在思考,刷微博像是强迫症,有空闲时总是无法抑制去刷的欲望,甚至没有空闲时也会从主业中逃离去刷,刷完之后却是深深的空虚感,觉得这段时间中的人生又被浪费了,因为刷了半天其实什么有价值的信息都没有得到。究其原因,刷微博的源动力也并不是为了取得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反而更像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抛弃。也许这点是做到了,你知道现在流行些什么,又掌握了最新的插科打诨,可是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可能过不了一个星期大家就不再关心这些了,而你还要继续追踪新的潮流,最关键的是,在这追踪的过程中你不得不附带着浪费你的时间看到更多毫无意义的东西——对我来说,这些东西包括微博上各种转发的星座解析,我几乎不认识的明星八卦,抽奖转发,各路人马吵架……

众所周知微博是学推特的,然而微博的信息质量比推特的信息(甚至仅限中文信息)要差很多,至于原因也很多,比如很重要的一点:推特的富文本信息是以链接形式植入的,而不会直接占据人的视觉空间;以及推特需要翻墙,不经意间对于中文信息的发布者有了第一层筛选,等等就不一一枚举了,这不是本博讨论的问题。这些短信息网站的初始目的(当然可能只是我推断的初始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等车之类的短暂空闲时间内获得信息。但时至今日,它们反而碎片化了我们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之内我们可以浏览几百条微博,转发评论着几十个不同的话题,但这一个小时之后,你除了那些无用的信息几乎一无所获。而你的人生就这样被分割成的一道道碎片,被浪费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现在的策略是微博只看分组。大的来说,一个分组是认识的朋友,这个角度来看微博更像是Facebook的功能,让我了解到朋友们的近况。社交并不算是浪费生命,因为从中你可以得到友情的幸福感,但问题是很多朋友并不在微博上展现他们的生活或者发表他们的见解,而只是不加评论的转发转发又转发——对不起,我只能把你踢出我的分组了,也就是说,虽然我关注了你,但我其实并不关心你说些什么了,因为你让我看到的东西都毫无意义。而我自己,也力图做一个可以让其他人保留我在这个分组里的ID,多原创,少转发,不做毫无意义的转发。另一个分组是我觉得说话有趣的人,多是微博上小有名气的ID,也许他们说的话发的图也并没有什么含金量,但是能让人莞尔一笑心情愉悦,也不愧是利用碎片化时间的途径之一。我还希望建立一个是真正有信息含量的分组,目标是点开这个分组看到的都是值得一读的长微博——虽然长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傻逼设计。可惜这个目标无法达成,真正认真写点东西的人还是留在博客上,所以我还是需要Google Reader来帮助完成这个目的。

但诚如和菜头所说,微博带来的危害并不仅仅在于碎片化的信息本身,而是让你养成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剥夺你阅读理解大段文字的能力,包括阅读的耐心、专注和思考力。也许这才是它真正可怕的地方。虽然我因为微博的社交功能并不打算彻底脱离它,但也许确实应该做点什么摆脱它对我的负面影响了。在这里推荐一个叫Promodoro的iPhone App,中文又叫番茄钟,算是GTD软件的一类,让你集中正事25分钟后给你5分钟的短暂休息,从而将时间划分为半小时一个单位,每两个小时一个长休息。如果严格遵守番茄钟的时间——其实集中精力连续工作学习25分钟也并不是太容易的事情——你可以有效完成工作又留有适当碎片休息时间兼顾社交娱乐。现在可以做到的,大概就是这样——尽量不要为了刷微博而刷微博,多看书多写博客,希望可以把我的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

Posted by leelily

双子女,博爱,犀利,rp好,琴棋书画俱不全,文科生中的理科生,理科生中的文科生 有经常性失眠倾向的小睡神,乔帮主时代的苹果教徒,阿婆粉,木拓粉,以周游世界为人生使命 是律师又不是律师,常年求包养……特征:好养活

View more posts from this author

2 thoughts on “碎片化浪费人生

  1. goforit

    我现在写博客的频率也低了——并非全然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完整的时间。所以我在空闲的时候也开始写to do list,否则空闲的时间必定会被碎片化地浪费掉。

     
    Reply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