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09

2010秋新疆敦煌游记(四十三)

分开旅行了

Day 15 木垒鸣沙山 (leelily版)

约定的集合时间不算早,又不用打包,悠闲的跑去阿罗粥坊吃了早饭。
来到集合地点,车已经来了,认识了一下领队之一:山湖(网名)。
跟他说我这里有前一天打包的新疆第一盘,他不置可否的答应了一下。果然还是看不上。
到车上挑了个靠窗位置坐下。带上耳机。
没多久车就出发去下一个集合点接人。
结果在那里为了等个迟到的耽误了半小时。
期间更诡异的是,有一个别的线路的人,居然坐到我们车上了,自己还浑然不知。
导致领队虽然知道有个人没来,但是怎么点人数都是对的。晕了半天。
等人终于到齐,车子出发上了高速。
漫长的车上时间开始。

领队们先自我介绍了一下,并要求大家一并自我介绍。
悲哀的发现,我大约是全车人里,除了一个十岁的娃以外,最小的。
两个领队看着也都是四十岁的人。还有个祖孙三代一起来的。(那个十岁的娃他爹妈和爷爷)
cena这就是一大叔大妈老巴巴老阿姨们的fb团啊。

自我介绍的时候,没有网名的一律被称作旺财。
据说这是小羊的惯例。
于是我成了旺财二号。
简称旺二。
汗。

由于老巴巴老阿姨们比较不会用手机,领队们废了半个多小时的功夫,才让全车人都用短信激活了旅游保险。
完成了这个必须的流程以后,领队们开始策划车上娱乐活动。
最终决定开始玩土土的击鼓传花。
大叔大妈们被花砸到后,都上去照着一本八十年代的歌谱唱,基本都是些我的中国心之类的。
很囧。
砸到我的时候,心血来潮跑上去唱了织毛衣。
然后发现果然全车没有一个人听过这歌。
laf。

一路嘻嘻哈哈来到了奇台县,下车解散,自顾自找地方吃午饭。
发现原来小城市在国庆放假期间是这么的萧条,整条街开门营业的饮食店不到三分之一。
找了个顺眼的水饺店吃了一大盘水饺。
路过一家蛋糕店,买了几个面包当第二天早饭。

吃完饭上车继续开,直到将近傍晚时分,才终于到了目的地,木垒鸣沙山。
进鸣沙山之前先安排了住宿。
见到要入住的蒙古包,顿时内牛满面。
毡房外面水泥台阶木头围栏,里面地上铺着锃亮的瓷砖,屋顶有日光灯,中间大方桌,一旁的柜子上还有大电视机。
被子褥子看着都挺干净,每人两条巨厚的棉被。门口还放着好几个热水瓶。
屋子外面不远就有厕所,还挺干净。
这根本就是一造成蒙古包状的房子嘛。
原本expect比小黑湖的毡房好不到哪里去的,这下震惊了。内牛了。
想起领队说包下整个蒙古包一共要780。
15+人。780。
sigh。。

东西放完,上车去不远处的鸣沙山。
这鸣沙山倒是没啥惊喜。
原以为会有一望无际的沙漠和连绵的沙丘。
看到的却是,一望无际戈壁滩+荒漠。外加几座看着像小山包一样孤零零的有点突兀的沙丘。
当然这沙丘实际要比小山包大很多。
门口巨大的牌子,世上最响的鸣沙山。
等到划了沙才知道这【最响】是什么概念。

一群人下了车,开始爬沙丘。
沿着沙丘的山脊往上爬,还是比较轻松的。
不过这大漠的风忒也大了,得有十级了吧。吹的人站都站不稳。
带着沙尘,打在脸上生疼。
爬得时候相机放在包里,包塞在衣服里,完全不敢拿出来拍。
终于爬到了沙丘顶,发现风似乎更大了。沙倒没有半山腰那么大。
小心翼翼拿出相机来拍了几张夕阳西下的大漠。
黄昏模式下还是挺不错的。
瞄到旁边几个老阿叔,轮流拍了几张照以后,小dc就关不上了——镜头卡住收不回去。
这沙尘果然是相机杀手啊。
赶紧收起相机进入正题,开始滑沙。
感受了一下传说中的【世上最响】。
还真是有点像领队说的,像是坐飞机起飞降落时那种轰鸣的感觉。
不过这声音大小和滑的速度力量成正比,所以要听沙鸣,就是个纯力气活。
没几下就滑到了山脚。
抬眼看看周围,发现老阿巴老阿姨们比我那是专业多了,不少人带着专门滑沙用的坐垫。
几个ms见多识广的老阿姨一边抱怨这里的鸣沙山比敦煌的实在小太多了,一边还是称赞这里的沙鸣还是很给力的。
初次见识鸣沙山的我表示情绪稳定。

看着时间还早,坐在这沙山底下看风景好像也没啥好看的。很无聊
于是决定再爬上沙丘,再滑一次。
这次从山的坡面爬,比山脊要陡很多。
踩了几脚发现这么爬沙子要倒灌进鞋子。——这goretex的鞋子可谓啥都不怕就怕倒灌。
无奈脱了鞋子,继续爬。
一路手脚并用。总算再登顶。再一次滑下。
这次没有了前面的新鲜感,对这鸣沙山的兴趣已经消耗殆尽。
于是穿好鞋子在沙丘脚下乱逛。
看到一家自驾来玩的,带着自家的狗一道滑沙。
这狗领悟力超强。一下就学会了,然后开始自顾自的滑的很起劲,主人叫都不理不睬,主人大约要内牛了。
看到几个同游的老巴巴老阿姨已经走进了荒漠,跑过去一看,都低着头在地上捡石头呢。
发达的奇石交易市场,似乎让不少新疆人把捡石头当作了最热衷的业余爱好之一。
对石头不感兴趣,便早早的回到车上。
不久,老巴巴和老阿姨也陆续回来了。有人居然捡了满满一大袋的石头。叹为观止。
于是在车开以前,车上就成了奇石赏鉴会。

回到毡房,搭帐篷的开始搭帐篷,帮着领队张罗晚饭fb的也到厨房开始切肉串肉。
饶有兴致的参观了一下不同的帐篷搭起来的全过程。
似乎比想象的要简单一点。
又拍了几张晚霞,再次回到毡房,发现居然一片漆黑。——原来是电线被狂风刮断了于是断电了。
果然还是不咋靠谱。
幸好不一会马达声响起,自家的发电机开始运作,灯也都亮了。
总算不至于fb还需要带个头灯。

fb餐的内容主要来自领队们中午买的一只十多斤重的羊羔。
肉大多劈下来串成羊肉串。骨头连同周围部分,放上葱姜盐孜然简单的煮一下。
这是一路上吃到最原汁原味的羊肉。
相当鲜嫩相当美味。
又过了一会,领队老阿叔自己串自己烤的羊肉串也上桌了。
不由感叹,会把羊肉切成这么大块串羊肉串的,大约也只有驴友们自己fb了吧。
羊肉串上齐,领队也终于忙完,入了席,看到桌上居然都在喝茶,立即表示十分不满。
于是阿叔们纷纷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类酒精饮料。
原来刚才都是矜持来着。
摆在桌上一眼望去,清一色白的,而且没有50度以下的。还有号称七十几度的青稞酒。
汗。
喝得第一杯似乎就是青稞酒,喝的太快,差点呛死。太辣了。
后来慢慢喝,稍微适应了一点,不过还是完全不得点。这玩意基本就是那纯酒精,到底有毛好喝的啊。
能推就推。最终也就喝了三四杯。
不过这当地的酒终究是不好,喝完晚上头痛欲裂。
杯具。

老阿叔老阿姨们倒是喝得很high。
几杯下肚,fb会ws yd的本质开始显露,尤其是领队山湖大叔。
作为第一个,也差不多是唯一一个被灌的,喝到七分后,开始胡言乱语调戏老阿姨。
洞房啦第二春啦蹭帐篷啦各种都有。
我们旁边这些看客看得是相当啧劲。
还一致同意把领队的名字【山湖】改成了【骚湖】。
orz

又几杯下肚,这位大叔手脚都开始闲不住了,开始手舞足蹈跳起了迪斯科。
别的大叔大妈们也跟着high起来。
于是这餐厅中间的空地就成了迪斯科舞池。
各种high。

此时已是北京时间的深夜,第二天还要早起看日出,更主要的喝了白酒头胀的很。
于是悄悄地溜出fb地。
先在外面吹了一阵风。
大漠的夜空,满天繁星,甚至能清晰的看到银河。
可惜没有脚架没有装备,不然一定试着拍个星轨。
回到毡房,没参加fb的都已经躺下了。
于是找了个空的铺也躺下。
过了大约半小时,领队(没喝醉的那个,喝醉那个也不知道睡到哪个帐篷去了laf)也回来了。
熄灯。
比起小黑湖,这毡房简直天堂了。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d 博主赞过: